这份夏天的仪式感,很姑苏!
如今,姑苏夏天的街头,依然能找到你钟爱的那份烟火气。那些街头文化的背后,蕴含的是姑苏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方式,也是姑苏人将诗意刻在骨子里的生活态度。
将“三花”别在胸前、戴在手上
栀子花、白兰花和茉莉花,是老苏州对这个季节特有的香味记忆。每到夏天,苏州的街头巷尾都会出现挎着竹篮卖“三花”的阿姨。
“栀子花、白兰花、茉莉花……”老苏州严阿姨用软糯的苏州话沿街叫卖,一个小托盘里面,放着一块白色打湿的毛巾,底下就是娇嫩的栀子花、白兰花和茉莉花。两朵白兰花并蒂穿插在铅丝上,最适合夹在衣襟上,圆润的茉莉花球则串成手串戴在手上,芬芳又清雅。但凡走过的路人都会买上几朵,慢慢地走在幽幽的小巷之中,享受这份属于夏天的独特香气。
“卖新鲜莲蓬呀,刚刚河塘里采摘下来的。” 在很多老苏州的记忆中,肯定少不了儿时的小巷深处,农夫挎着竹篮吆喝卖莲蓬的景象。在街边,一根扁担,一头一筐莲蓬,底下铺着几张荷叶来锁住水分,构成了夏日街头的一幅美景。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气温虽高,但却是莲蓬大量上市的季节,它滋味清甜、外形碧绿可爱,是老苏州的心头好。拨开莲蓬,缕缕清香沁人心脾,剥出来的新鲜莲子味道清甜。新鲜莲子有清心解热的功效,莲子心可以降血压、除心火。另外,还有金铃子这样的本地小众水果,打开黄色的外壳,品尝里面鲜红色的瓤,非常甘甜解渴。
一到夏天,卖蝈蝈的小贩就挑着成串的蝈蝈笼子穿街走巷,不用吆喝,那一阵阵聒噪,便是最生动的广告了,其中最传统的蝈蝈笼子是由秸秆编织的。因为爱叫,蝈蝈就叫“叫蝈蝈”,在苏州话中,听起来就像“叫哥哥”。蝈蝈的叫声嘹亮,越热越爱叫,越安静叫得越欢。
夏日的苏州,就会有很多居民买来蝈蝈,回家开着风扇,躺在凉席上,听蝈蝈叫几声,甚至还有点“鸟鸣山更幽”的味道,也是一种夏日的趣味。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里,每到夏季,天空里就飞满了蜻蜓,它们好像就是夏天的信使。
手工艺人则利用薄薄的棕榈叶通过“划开、翻折、拉紧”等动作就可以编织成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叶蜻蜓,然后他们将叶蜻蜓一个个固定在竹架子上,在街头巷尾叫卖,给许多人带来了无限的童趣。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编织的手工艺品,如各种造型多元的竹篮子,老苏州们挎上一个,就可以去菜市场里淘菜买菜,轻便又实用。
夏日街头、凉亭里,由居民组成的文艺班子正在热火朝天的表演着,一丝丝温婉细腻的二胡声,一声声悠扬的歌声,也给这炎炎夏日带来了一丝清凉。
任时光流传,老苏州记忆中的那些夏日街头文化从未消失,在苏州的每条街头巷陌、烟火市井中,无论是一朵白兰花,一只莲蓬……都是苏式生活精髓的完美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