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山镇川口村:坚持党建引领提颜值 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通渭县陇山镇川口村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理念,大力探索“党建+”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大力开展治“四乱”建“四区”活动,建成了环境整治示范区、党群便民服务区、传统文物保护区、书画摄影采风区,全村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点赞,村党支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初见成效。
党委统筹整合资源。镇党委高度重视川口村环境整治工作,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助力川口村环境整治取得显著成效。人力方面,调配镇综合执法队队长担任包村领导,加大整治力度,为推进拆危治乱提供组织保障;物力方面,倡议川口村及在外成功人士筹集12万元用于校舍修缮及基础设施配备;财力方面,挤出办公经费及增减挂钩费用用于硬化场地、新建护栏等基础设施建设。
支部规划突出重点。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民主决策制度,优化整体设计,细化具体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分片包干推进,深入开展治“四乱”建“四区”活动,即整治“乱堆乱放、乱修乱建、乱抢乱占、乱扔乱倒”、建设“环境整治示范区、党群便民服务区、传统文物保护区、书画摄影采风区”。结合拆危治乱,建设环境整治示范区。集中利用2个月时间,在村内道路、河沟等区域,清除陈年垃圾、建筑废料175吨,清理沟渠0.85千米,拆除危旧房屋16间、残垣断壁17处、破旧圈舍9处、河道违建2处。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党群便民服务区。2020年投资50万元新建党群服务阵地,配备办公设备。利用河道流水,修建反闸坝1处,新建围墙、护坡各120米,安装护栏120米,安装路灯14盏,完成了3200㎡场地硬化,建设45㎡戏曲演唱活动室1间,为群众办事及娱乐休闲提供了极大便利和良好环境。依托四百年古戏楼,建设传统文物保护区。申请财政资金10万元对川口村古戏楼进行维修,除险加固,对历史文化传承和积淀意义深远。依托原川口小学,改建书画摄影采风区。组织党员群众修缮学校校宿7间、教室6栋,硬化校内场地500㎡,安装眉华山光伏景观灯2300盏、广场灯带8000米,制作价值15万元的精美墙绘38幅450平方米,吸引诸多远近闻名书画家来村采风写生、体验生活。
党群上阵全员整治。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头雁效应”,把环境整治融入主题党日活动,把在家党员分为4组,每组4名党员,每名党员带动群众5名,组建一支先锋突击队,实行“定点、定人、定责”机制,积极开展拆危治乱、美化亮化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入户宣传,鼓励村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通过收集村内散落石板、石头等老构件,打造微景观18处,眉华山绿化120亩,栽植行道树2.4公里。
观摩评比鼓足干劲。村党支部成立三个交叉评比检查小组,每月对各社整治情况进行巡查并作点评,交流经验,查漏补缺,鼓舞干劲,不断强化全村党员的组织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党性意识,有力推动党员教育走实走深,同时激发全体村民的环境整治积极性、主动性及争先创优意识。通过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升全村颜值,赋能乡村振兴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