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汽车公司市值榜丨近九成企业市值“飘红”,“蔚小理”排名生
美股2023年开局良好。由年初至1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道指累计上涨2.83%;标普500指数累涨6.18%,为自2019年以来的年度最佳开局表现。纳指累涨10.68%,为去年7月份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同时也创下了自2001年以来的最佳1月表现。
有传闻称,沙特阿拉伯的主权财富基金沙特公共投资基金可能会寻求收购Lucid集团的剩余股份。这一传闻导致Lucid Motors股价在一日就上涨43%,创下该股有史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1月9日,在华为坂田基地总部,安徽省省委常委、合肥市市委书记虞爱华与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深入商谈,共同推动华为终端与江淮汽车、肥西县合作项目进展。
飞以23.61%的市值环比增长领衔该板块;三花智控则以20.45%的成绩紧随其后。其中,科大讯飞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认为,随着新能源车的逐步普及,其产品市场渗透率会进一步增长。
此外,宁德时代、赣锋锂业、亿纬锂能等与锂电相关的企业同样实现了1月市值的环比增长,但鹏辉能源和孚能科技却出现了市值的环比下滑。其中,孚能科技跌幅为板块最大。
孚能科技披露的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加0.33亿~1.63亿元,亏损7.9亿~9.2亿元;扣非后净利润较上年增加2.73亿~3.93亿元,亏损8.7亿~9.9亿元。对于全年亏损,孚能科技方面解释称,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增长幅度较大带来产品成本上涨,且部分主要客户所协商确定的价格未达预期及客户提货节奏放缓,压占毛利空间。
东方证券分析认为,中长期来看,随着电动车型的增加与优化、购置与用车成本持续下降,燃油车、加油站只会成为“过去式”。目前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仅10%,欧美现状类似于中国2014年和2015年的起步阶段,全球到2030年空间广阔,矿石资源、电池材料长期紧缺,产业链仍是“星辰大海”。
经销商终端“遇冷” 但资本市场“热情未减”
汽车经销商集团方面,国内10家汽车经销商集团中有9家实现股价上扬。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VIA显示,2023年1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1.8%,同比上升3.5个百分点,环比上升3.6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荣枯线之上,汽车流通行业处在不景气区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称,今年1月,有元旦、春节两个假期,有效工作日较短,加上去年12月燃油车购置税减半及新能源汽车国补政策到期,市场透支效应在今年1月份显现。今年2月,春节后人员返城工作,消费者购车热情有所降温。节后客流出现小幅下降,但1月累计的订单会陆续交付,预计2月汽车销量好于1月。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市场依靠灵敏的嗅觉已先行一步。对于经销商板块的涨势,有分析认为,上游原材料价格开始向下回归,同时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经济活动复常,供需失衡格局将逐步得到改善,中下游企业的盈利将实现修复。此外,经济复苏、消费提振以及内需回暖,将率先体现在汽车经销商的业绩端。
据了解,在最近一轮的整体触底反弹行情中,经销商板块的反弹力度明显强于港股整车板块。据富途统计,2022年10月底以来港股汽车板块涨幅最高为32%,汽车经销商板块累计涨幅达61%,其中永达汽车涨幅高达80%、美东汽车涨约76%、中升控股的涨幅接近60%。资金情绪显著回暖,市场定价已反映出经销商板块基本面下行周期已结束的预期。
具体的个股方面,国机汽车、美东汽车表现优异,其1月市值环比分别增长22.04%和23.23%,位居板块前列。其中,美东汽车在1月还收获了配股融资约9亿元。
对此,中信证券点评称,融资后美东汽车的现金储备会更加充足,有助于把握2023年的并购机会。此外,公司正式进军独立EV品牌售后业务,有望通过高经营效率吸引更多合作机会。公司已证明自己优越的经营效率,持续创造投资价值。当前估值具有很强吸引力,是全年最好的配置窗口期,重申“买入”评级。
对于接下来板块的走势,有观点认为,经销商作为汽车产业链“神经末梢”环节,对于经济周期往往会更加敏感,存在随经济复苏和产业链供需再平衡,率先带动销量回暖和盈利修复的逻辑。由于受疫情及气候等诸多外部不利因素影响,经销商行业在去年经历了宏观层面的“戴维斯双杀”,板块回撤幅度较大,吸引力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