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烟花爆竹是“禁”还是“放”?白岩松:年不仅仅是亲人团聚,

2023-01-16 14:10:01

  按照,北京市五环路以内区域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五环路以外区域,由区人民政府根据维护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划定禁止或者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从2020年以来,五环外各区结合禁放控制工作实际,不断扩大禁放区域面积,陆续发布了区域禁放通告,从2022年1月1日起,北京市已实施全域禁放烟花爆竹。2023年春节期间,将继续严格执行全域禁放政策。

  济南市召开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全市各级各部门继续严格执行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进一步强化工作部署,层层压实责任,不折不扣落实禁放各项工作措施,深入扎实做好烟花爆竹禁放工作。

  “禁”还是“放”?媒体如此说

  据央视网,央视网评:烟花的“禁”与“放”,是时候被正视了。

  央视网称,随着舆论的升温,烟花的“禁”与“放”,已经成为了各地有关部门必须正视的公共议题。无论是继续“禁燃”,还是适当地“开个口子”,各地政府都应该尽可能和民众解释清楚政策制定的原因和依据,回应公共诉求。

  事实上,在舆论“两极对立”的表象之下,政府政策并非只有“严格禁放”和“想放就放”两个选项。

  “禁”与“放”,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情况,大城市跟小城市有不同,山区城市跟沿海城市有不同,农村跟城市也有不同。对烟花爆竹的管理也可以有不同的维度,比如:全面禁放、特定时段许可燃放、特定地区许可燃放、由特定单位统一集中燃放等多种选项。

  对于网络上的不同声音,有关部门不妨认真倾听,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努力在各方诉求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从而制定出让尽可能多的民众满意的方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搞“一刀切”。

  “浙江日报”百家号15日刊文认为,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和民意,最大的考验是,因时因地制宜,如何平衡找到“最优解”。

  “禁”,要有底气。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被法律赋予决定是否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权力,以下几个“度”可作制定决策的参考——开门纳谏扩“广度”,周密论证保“精度”,严密审核提“硬度”,以此充分吸收各界意见建议,论证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确保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禁”,要更周全。需要对非法运输、储存、买卖和燃放烟花爆竹的违法行为严格执法,最大限度降低“法不责众”的侥幸、追求“犯禁快乐”的冲动。

  此外,湖南媒体红网刊文表示,需要指出的是,烟花爆竹禁令存废不同于一般公共事务议题,而是事关地方依法治理的重大议题。现下,各地施行的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令,在法律位阶上,基本都属地方性法规或条例。换言之,任何对烟花爆竹禁令的存废或修订,都须遵循法治精神和履行法律程序,而断不可以政府规范性文件或其他行政决策形式作出决定。

下一篇:热点关注丨头部券商违反反洗钱规定被罚款95万元
上一篇:【东海期货1月16日宏观金融日报】:人民币持续走强,国内风险偏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