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创始人申波:我不是出类拔萃的工程师,我希望以运动抵抗人生
进一步奠定了运动领域独角兽的地位。
2017年,彼时用户已突破9000万的咕咚,对外发布智能运动战略,又从运动社区重新杀回了智能硬件和运动品牌。智能运动BAR、智能跑鞋、体脂秤、智能心率手环、智能心率耳机HiFi相继推出……
回顾过往的转折,申波表示,“我们一直在最紧要的时候,将目光瞄准未来,做出相应的抉择。一旦决定便不遗余力地去推进。我们从社区起步,经历了计步的1.0时代、赛事+智能硬件的 2.0 时代,如今又升级为运动社交+大数据的综合服务平台。其中,最根本的是我们完成了从一个工具到一个社交平台的转变。”
在申波看来,“无论技术如何迭代,智能硬件设备如何更新,其背后不变的都应该是对大众需求的恰当把握。必须创造出足够好的工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让大家用运动的乐趣去抵抗人生的疲倦。”
正如他在不同场合强调的那样,在智能健身领域,无论怎样全新的概念或是商业模式,其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都是——让人持久地运动起来,同时满足趣味运动与社交的双重需求。
“我们不能只是把智能硬件或者APP当做一个工具,我们必须深刻地理解使用工具过程中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包括社交、情感、健康等。”申波表示。
为了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及用户黏性,早在2016年,咕咚就发起了超过百场线上马拉松,累计参与人次超过1200万,举办超1000场线上线下赛事。同时通过社区运营,咕咚在全国建立起了超过20万个跑团。
“我们在全球首创了线上马拉松,让‘跑马’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除了线上马拉松,我们还结合不同的目标人群需求及场景,推出丰富的赛事IP,像是线上骑行赛事、线上铁人三项体验赛,线公里城市微马、创业跑,以及Running Girl跑步女性海选等活动。”申波介绍到。
而最近两年,随着苹果、华为、小米、莱美、爱动、keep等竞争对手从不同细分领域持续发起冲击。申波带领技术团队,发力智能健身的“基础设施”——心率、体脂、血糖等来自用户的高维度数据,并借此进一步向着“赋能”行业的平台型企业转变。
分析人士指出,“在用户运营及用户高维数据方面的多年积累,成为了咕咚转型发展,在激烈行业竞争中成功辗转腾挪的关键。”
“我们的优势就在于我们的数字化基因。目前,我们有运动社区平台、运动品牌及行业解决方案三大核心业务,已经形成了从TO C运动社交平台到TO B行业解决方案的业务闭环。”申波告诉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申波带领咕咚从硬件起家,在不断快速迭代的过程中,经历了硬件+社区、手环+APP、运动社交平台三个阶段。
最后,谈及未来的发展重点时,申波向
未来我们会在运动数据领域持续发力,创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我们也将在冰雪运动、球类运动、线上竞赛等方面有所突破。此外,像是在智能运动鞋类领域,包括跑鞋、健身鞋、马拉松鞋等都会是即将去占领的细分市场。” 申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