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一把手”监督 压实“领头雁”责任 六式监督亮“探头” 擦
“我们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我们社区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清风长廊,将水乡清风文化传播到社区每个角落,使社区处处洋溢廉洁氛围。”“我们村通过‘云睛’监督、‘微嘉园’、网格连心等网络平台,拓宽群众意见反映渠道,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日前,县纪委县监委召开村党风廉政建设提级汇报会。会上,7名村“一把手”围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及第一责任人责任相关情况进行了交流。
此次破格“提级”正是县纪委县监委创新六式监督法的“法宝”之一,通过监督直达“神经末梢”,不断擦亮“双示范”建设及共同富裕先行典范建设中的清廉村居底色。
村级“一把手”是离群众最近的干部,是群众身边的“当家人”,是集体“三资”的主要管理者,一举一动都在群众的眼里,理应守住初心,不负群众期盼,成为带领群众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领头雁”。对“一把手”加强监督,有利于规范基层权力运行,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
“自村书记、主任‘一肩挑’体制改革以来,为有效防范村级‘一把手’逾越纪律‘底线’,我们深入贯彻落实‘清廉嘉善’建设,创新监督方式,制定并出台了《村“一把手”六式监督法工作方案》。”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六式监督法包括正负清单式监督、内外协同式监督、上下联动式监督、增减提级式监督、数智一网式监督、点面结合式监督工作模式,切实打通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监督内容聚焦村“一把手”履职尽责,重点监督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民主决策、“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扶贫帮扶等专项资金使用、群众信访反映问题办理、群众普遍关心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情况。
县纪委县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村监察工作联络站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贴身监督”督促村“一把手”履职尽责,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