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担当作为勇争先 年轻思明放声歌
、华为等行业领军企业等在辖区设立业务板块。2021年,思明区软件信息业营收达958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信息企业214家,营收及规上企业数占比均在厦门市七成以上。厦门厦门市5家入围“2021年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前百强”的企业均在思明区,占福建省七分之五。
十年来,中心城区商气涌动,放眼思明,中华城、万象城、宝龙一城等一批商业综合体相继破土而出,老商圈扩容升级,新商圈不断涌现,商贸业的蓬勃发展集聚更多人气。
如今,思明区已形成金融、商贸、软件信息、旅游会展4条千亿产业链。聚焦楼宇经济、平台经济、互联网经济、总部经济,思明区正瞄准新兴领域、深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为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年轻因子”,为高质量发展积蓄更强大潜能。
精心耕耘以“绣花功”织就“善治网”
第十一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深度体验。施辰静 摄
海风习习、琴音悠扬,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第十一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活动精彩不断,吸引众多市民深度体验。人流所到之处,只留掌声,不留垃圾,市民的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底色可见一斑。
东山环廊,秋景如画,林海步道为人们增添了漫步休闲的新晋打卡地,市民以文明出行回馈美景,成为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位于思明区东坪山的东山环廊林海步道秋景如画,这是深受市民欢迎的漫步休闲的新晋打卡地。施辰静摄
在火车站、街头,志愿者热情开展志愿服务,向市民和游客传递城市文明与服务温度……
在思明区,景美人更美。城市面貌和人文气质的双双养成,有赖于日复一日的创建与涵养。
目前,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厦门正以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目标,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着力提升城市文明水平。作为中心城区,思明区是厦门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主战场”“主阵地”,始终坚守为民惠民的创建初心,思明区通过推进更高效更智慧更精细的城市管理,开展各类城市文明提升行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以道德之美、向善之魂,涵养“思明习惯”,以标杆之姿标刻文明新高度,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十年来,城区品质提升有目共睹。一大批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民生活更舒适;各种新增的小型绿地、街心公园、小游园等“口袋公园”点缀城区,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建成区绿地率、区绿化覆盖率均位居厦门市第一;聚焦居民更细致的需求和关切,思明区着力推进“近邻党建”,完善“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进一步建设完整社区、智慧社区、活力社区……坚持高质量规划、高品质设计和高水平管理,思明区促进中心老城焕发新活力,着力打造年轻的城区。
十年来,思明区各种新增的小型绿地、街心公园、小游园等“口袋公园”点缀城区,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图为位于湖滨中路地铁站口的口袋公园。施辰静摄
来自思明区的多项治理创新经验在福建省、全国推广:
驰而不息开展筼筜湖综合整治,为“城市客厅”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筼筜湖片区整治成果纳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助力高标准保护和开发鼓浪屿文化遗产,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在多元参与的治理模式护航下,优秀的文化遗产进一步融入社会、融入生活、融入时代;
“净走”健身、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思明习惯”蔚然成风,思明区以高分获评“省级文明示范城区”,“城市义工”等志愿服务品牌全国闻名,涌现出“英雄三兄弟”和“水草”陈素珍等全国道德模范;
党建引领下,“近邻”模式赋能思明城区治理,打通党群关系、邻里关系“最后一米”,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该经验在全国推广。
久久为功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区
今年开学季,思明教育再传多重佳音——大同小学岭兜校区开门办学,迎来首批220名一年级学生;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禾祥分校也全新亮相;滨海小学二期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据了解,三校共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510个。
市民在思明区深田社区的街头小公园近邻小广场玩耍。施辰静 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福建省首批“教育强区”,在思明区,教育始终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位居厦门市第一并逐年增长。
十年来,开展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办学改革,思明区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3900个、中小学学位15660个。家门口“好学校”纷纷上新,助力思明区教育高品质发展,今年上半年,思明区入选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十四五”期间,思明区力争新改扩建不少于30个义务教育建设项目,新增3万个义务教育学位,让“思明教育”这张名片更加闪亮。
围绕医疗卫生、城市管理等民生领域,思明持续发力,提升城市软实力,让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成色更足。
在这里,老有所养从“有保障”到“更完善”。民建公助、公建民营、购买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不同模式,加强就地就近共建,构建养老服务共同体;“近邻贴心人联盟”“时间银行”“银发睦邻”积分制互助服务等创新做法渐成新风尚,演武社区还获评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演武社区的居民正在社区活动中心举办的“长者服务智能手机学习课堂”上学习。该社区获评了首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施辰静摄
在思明,群众更具安全感。不断深化平安建设,该区的刑事总警情从每年的2.47万起下降至3404起,年均降幅18.76%,群众安全感率保持在98%以上,入选“2021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今年5月,莲前派出所还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模范公安单位”称号。
东风浩荡,踏浪高歌。以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区,争当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龙头示范为目标,思明区正不断兜牢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与群众共绘“幸福思明”画卷。
手记:摸高起跳 再开新局
从挺进全国百强城区到建设幸福思明,从鼓浪屿申遗到保障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从破解“思明之问”,到提出打造年轻思明……
回首十年征程,厦门中心城区思明区始终乘风破浪挺立潮头,一路跑出“加速度”。
思明人爱思明,这份热爱,源自于获得感和幸福感:经济活跃机会多、环境优美宜居、走出家门就进公园门、文明志愿服务之花开遍思明……是这份热爱,化成了热情文明的“思明气质”,凝聚了众多温暖向上的力量。从“莫兰蒂”台风,到新冠肺炎疫情,思明备受考验,却也在考验中将劈波斩浪的勇气和力量反复锤炼。
思明总在自我叩问:如何撑起中心城区中流砥柱,争先进位,再进一步?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坚持对标一流,跳出思明看思明、跳出思明发展思明,以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大的改革力度、更优的发展质量主动扛起中心城区应有的担当,应是题中之义。
俯瞰这片发展热土,备受关注的海丝中央法务区思明示范区、厦门国际商务区核心启动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金融综合体项目“海西金谷广场”、厦门首个超级总部基地项目“滨北超级总部基地”、开元创新社区等创新载体火热推进,湖滨、何厝-岭兜等“岛内大提升”项目紧锣密鼓开展……思明正用干事创业的澎湃激情、踔厉奋发的沉稳脚步,回应现实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