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然之:在成都的十年,用空间体验讲好产品的故事

2022-11-30 05:53:13

  文创&敦煌研究院 “飞天与神鹿”款丝巾

  NBD:我们也一些垂直领域的设计公司甚至工作室,目前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作为一家在全国都有布局的设计与咨询集团,在你看来,洛可可又可以如何发挥优势?

  李然之:首先洛可可也有垂直行业的公司,比如医疗、家居、咨询。我们现在也有酒类,是在成都这边,专门做垂直白酒的领域。垂直领域的企业对于行业会更了解,专业度也非常高,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对整个大的市场和跨行业的一些打法,可能理解会稍微弱一点。

  实际上,把行业“洗牌”的人往往不是传统行业的巨头,一定是属于跨行业竞争,就像特斯拉“洗牌”汽车一样,或是苹果“洗牌”手机一样,我们怕的是跨行业的竞争。所以说,我们在洛可可的品牌背书下面,优势是能够了解到整个世界的变化,包括行业的动向,哪些公司又有什么样的新技术。有可能的话,我们会赋能到垂直行业,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

  洛可可&晨光文具“盛世新颜”系列礼盒

  “在成都,找到高铁上面喝盖碗茶的感觉”

  回国已有十年之久,在李然之看来,成都的节奏一点也不比北上广深慢,甚至是有过之无不及——曾经有一位经介绍的设计师特意从北京到成都洛可可,想的就是可以“慢一点”,事与愿违,两周之后他便离开了。

  不过,李然之也特意向我们指出,在以忙碌而著称的高新区,他也能在铁像寺附近找到一家茶馆并喝上一碗纯正的盖碗茶。这带给了他一种反差感,也因此对这座城市有了一种“有点像是在高铁上面喝盖碗茶”的感觉。

  今年9月,2022“川渝十大工业设计师”评选结果正式公示,李然之的名字位列其中。两个多月过去,当被问及自己获选的感受时,除了“压力”二字,他还提到了“受宠若惊”。

  从设计师到总经理,身份的转变也在促使着李然之不断思考着有关设计的不同问题,而这些思考似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何谓好的设计?

  NBD:作为一名设计管理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

  李然之: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管理的内部,第二个是管理的外部。内部的话,一定是赋能设计师,需要做的是人才培养、人才迭代、人才升级。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他们的成长当中提供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去帮他们规划未来成长的路径,这也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应该有的责任。

  对外的话,我们需要的是看企业,看市场,看产品。看企业的话一定是去了解企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特别是它的核心竞争力,它的品类突围的抓手,这个是在看内部。同时我们需要看外部,主要就是看市场,包括竞争对手、消费者画像、消费者需求、市场饱和度之类。

  所以说我觉得对内我们是“长辈”的角色,对外的话我们是产品经理的角色。其实,这个事情你说小了它就是一个产品设计;但你说大了,它可能背后承载的是一个企业,有可能企业的所有成本都会放到新品里面去。在一个不断有竞争者涌出的市场里面,任何变动有可能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成都

  NBD:忙碌是你一向的状态,另外,正如你提到的一样,某种程度上来说,成都的工作节奏并不逊于北上广深,你又是怎么样来调节的呢?在这座以“安逸”著称的城市,你又有什么体会呢?

  李然之:在一些特别忙的时候,比如说晚上十一点回家,我也会拼模型到凌晨两三点,第一是真的喜欢,第二个是在强迫自己慢下来,现在每天处理的事情太多了,接受的信息也非常快,但是在做企业管理和企业诊断的时候,真的是需要慢下来去思考一些特别细腻的事情。

  我之前跟某短平台的西南负责人聊天,你猜他们后台显示的翻看短最长的时间记录是多久?——三天半,这是他们后台的数据,这个人一直在翻,太恐怖了。所以说,现在我拼模型、看书,其实就是强迫自己慢下来,要保持这种可快可慢的工作节奏。

  如果说真的是要形容的话,有点像是在高铁上面喝盖碗茶的感觉。因为成都的节奏并不慢,成都人都很努力,你看南边的工作节奏还是很快的,对吧?但是在这么快的一个区域,在铁像寺附近依然能够喝到一碗很纯正的盖碗茶。成都人的生活是属于努力工作,努力享受生活,就是国外说的那种work hard, play hard,反差很强烈,特别有意思。

下一篇:营业执照送上门,便民服务情暖“百岁老人”
上一篇:仙居县社机关支部开展10月份主题党日活动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