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河镇人大“三心工作法”赋能提效公共空间治理

2022-10-03 19:02:39

  “施河镇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大大提高了施河镇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的速度和质量。”日前,该镇人大主席咸勇说。自淮安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工作启动以来,该镇人大坚持“三心工作法”,将公共空间治理作为人大代表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助推乡村公共空间精准“腾出来”,长效“管起来”,有效“用起来”,为乡村公共空间高质量治理贡献人大力量。

  “真心”问民情 公共空间精准“腾出来”

  “今天听了你们的一席话,我是不该在河道上盖房子,我坚决配合政府拆房。”该镇一违建户在人大代表入户后表示。经排查核实,该户房屋未批先盖且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属于违建,最后在镇人大代表和区水利执法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七天不到就完成房屋清理工作。

  自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启动以来,该镇组织89名镇人大代表分组、分批深入29个村居,通过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工作站、人大代表联系点等,及时将农村公共空间治理的政策传达给群众,把政策宣传透,把问题讲清楚,充分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针对少数“既得利益者”,人大代表会同村组干部成立工作小组,主动上门做工作,成功处理各类矛盾纠纷28件。同时,全面征集群众各类意见建议20余条,及时将征集到的问题和建议反馈给党委政府,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依据。

  “公心”取民信 公共空间长效“管起来”

  新闸河是该镇双溪村境内的一条灌溉河。整治前随意倾倒的秸秆、废建材、河道垃圾随处可见,沿河的地谁先抢占了就是谁的,公有地逐渐沦为你争我抢的“自留地”。自从区人大代表、双溪村党支部书记徐庆杨包干这条河后,多措并举组织沿河村民共同整治,2100多平方米的“荒地”完成了整治,水面实现全天候保洁,沿河遍植桃树和绿化苗圃,打造成让人赏心悦目的美丽桃林。

  为精准推进公共空间治理有序开展,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该镇人大代表对排查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认领挂包,带头签订承诺书35份,实行挂图作战、对表销号。综合运用调研、视察、执法检查等方法,落实人大代表履职尽责、务实为民的使命,加大对各类公共资产资源的摸排力度,推动清理回收的公共资产资源统一进入产权交易平台交易,确保集体资产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目前,在该镇人大代表推动下,共收回被侵占集体土地7642.88亩,并对清理收回的公共资源实行专人管理,确保公共资产资源不再受到二次侵占。

  “同心”聚民力 公共空间有效“用起来”

  为了最大限度对回收的公共资源进行盘活利用,使之成为村集体持续增收的“聚宝盆”,全国人大代表王强众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工作室平台作用,召集各方代表、相关利益方召开座谈会,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并提出了公共资产资源创收“共创方案”,即对公共空间治理收回的堆堤、土地进行统一整理,试点杞柳种植项目,预计可实现村集体增收100万元。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在公共空间治理活动中,该镇两级人大代表始终坚持“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在带头示范、外引内培、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新发展村级农业项目8个,培育村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 家,带动就业100余人,有力促进了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全力推动村居以“清洁家园”行动和新时代实践所建设为抓手,灵活用足、用好边角荒废地块,串点成线,打造富有群众记忆、村组特色、民俗烙印的农民游园、健身广场,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下一篇:淮安市人大代表淮阴团第二组到刘老庄镇开展“惠民生、助发展”人
上一篇:以商引商,智赋数字经济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