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开启垃圾分类新模式
“红蓝灰绿”四色相间,颜值高、容量大……最近,有不少市民反映这样一个现象,在县城的一些小区都出现了跟以往不同的垃圾投放点,“红蓝灰绿”四色格外好看,上面还以图文形式清晰地标注出投放垃圾的种类,小区的环境面貌变好了,群众的幸福感提升了,也标志着射阳县“四分类”小区建设正式驶入快车道。
近年来,射阳县按照省、市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坚持民本理念,探索建立了一套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生活垃圾“四分类”运行机制,全面推动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工作长效长治,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感和分类投放率持续提高,盐城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四分类”省级考核,射阳县位居盐城市首位。
坚持科学规划,规范推进垃圾分类
完善的垃圾分类设施和服务供给保障机制,是促进全民分类习惯养成的前提和基础。为破解“分类难”的问题,射阳县着力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科学合理选址,确定以县城三条纵向主干道为轴线,涉及新、老城区新建成刚入住小区、建成全入住小区和老旧小区三个区域,在各个类别小区先行先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垃圾“四分类”全覆盖;按照市《垃圾分类收集亭投放实施导则》要求,会同住建房管部门、物业管理单位以及各楼栋居民代表进行现场勘察选点,着力补齐厨余垃圾、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及大件垃圾处置设施短板;通过与物业管理单位和居民代表座谈,针对居民担心的垃圾异味和及时清运等主要问题,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纾解难点、化解疑虑;对既定的投放点位不随意更改,确保分类设施投放到位。
突出服务宗旨,着力推进源头分类
市民家庭源头分类,是“四分类”取得成效的关键,更是“四分类”工作的难点。据县城市管理局分管垃圾分类相关科室的负责人介绍,在实际的工作中,该局摸索出垃圾分类管理“四到位”法:培训到位,打造出一支通业务、善沟通、会管理的垃圾分类队伍;设施到位,采用直进式和窗口式两种投口,方便宣传、督导人员引导居民正确投放;服务到位,开展“走出亭、迎上前、接垃圾、讲到位”的活动,向市民面对面进行二次分拣培训,同时及时喷杀消毒、营造良好的投放环境;跟踪到位,指派专人摸清对象跟踪服务,“走进户、讲道理、反复谈”,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射阳县已实施小区的家庭源头分类率达85%以上,基本实现准确分类准确投放。
完善工作机制,强势推进长治长效
垃圾分类是一件关乎民生的大事。射阳县今年计划再高水平建设运营23个省级“四分类”达标小区,于9月底前投入使用。发挥榜样力量,联络社区党支部定期组织垃圾分类培训,发动党员在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和投放的各个环节,带头示范影响身边的群众。通过每月在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红黑榜”发布活动,进一步增强居民的主动分类意识。以督查促考核,将人员在位情况、分拣是否及时准确到位、小区环境卫生、居民源头分类参与度及投放准确率、居民满意率作为巡查考核重点,实行实时拍照取证,完善督查考核“最后一米”。强化相关法律法规普及宣传和强制执行,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加大投入保障力度,提升建设运营水平,推进射阳县垃圾分类工作再创新业绩、再登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