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走红后全家都哭了一场,创作者:二舅和姥姥已从小山村被
一则的刷屏了,UP主“衣戈猜想”在中讲述了农村二舅平凡又有力量的一生,让很多网友直呼治愈。
b站UP主“衣戈猜想”发布,追溯他二舅“打好一把烂牌”的过往人生。
创
版的?“不能拿这样的东西去侮辱知名作家的作品”
一则11分钟多点的,意外成为朋友圈的“社交密码”。面对中二舅的一生,有人赞扬,有人质疑,也有人猜想。当无数好奇的目光投向这位90后UP主时,他坦言:“做的时候预估这个只有10~15万的播放量。”
NBD:很多人认为二舅故事的文学性很强,猜测故事文案的真实性,具体创作过程如何?
衣戈猜想:背后没有团队,就是自己在做。是我和我老婆一起拍的,用手机云台,所以镜头特别粗糙。文案是我自己写的,花了两晚。里的每个字都是真实的,事实上我还删减了一些听上去更具传奇色彩的内容,因为我不想搞得过于一惊一乍。
NBD:很多网友评价这是版的,你怎么看?
衣戈猜想:单从画面看,它完全不是一个合格的。很多人说文案写得很好,我也刷到几百条评论,拿我跟余华做对比,我觉得不能拿这样的东西去侮辱知名作家的作品。
NBD:如何看待“二舅”的火爆?
衣戈猜想:完全没想到会火。开始做这个是想完全规避流量焦虑,我们以前做的也有的超1000万播放量,这次我们预估只有10~15万的播放量,是抱着不涨粉或者掉粉的心理做的,现在火了感觉很不可思议。想做这个已经7、8年了,这次回村子就想完成自己的一个心愿。
一开始我没想明白火爆的原因,但现在我想通了。当下很多80后、90后去大城市打拼,但跟乡土仍有很深的连接。他们可能和我一样,印象中家乡永远是冬天,因为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农村日新月异,而家里的老人渐渐变老,我觉得可能这些击中了大家。
会有续集或延展吗?“我就这一个二舅,上哪再去找这样一个人?”
“北漂”多年,90年出生的衣戈猜想在30岁时忽然想做些改变,在而立之年真正“立”起来,他辞去了教辅的工作,开始转向自媒体。“知名科普类UP主”,是他写在B站账号的标签,在他发布的30多个里,他并不避讳自己对流量的焦虑和对数据的追求。而“二舅”这个,是他第一次想规避流量焦虑来做的。
NBD:从教辅老师转型UP主,你现在是全职做UP主吗?现在的收入
衣戈猜想:毕业后就来北京了,一直到现在,之前做教辅老师时,偶尔也会做一些兼职创作,目前是离职了做半全职UP主,还没完全想好之后的规划。发也会有一些收益,整体上数据还看得过去,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没有以前在单位时工资高。
我这个人总是会在做一件事情很久后,就想尝试新东西。30岁生日给了我很大的震动,感觉自己到了而立之年应该“立”起来,所以就莫名其妙、一时冲动离职了。
NBD:在做这个时如何平衡UP主、二舅外甥、老师这几个身份?
衣戈猜想:虽然我给二舅说是要给学生一些激励,但想做这个的真正原因就是我自己想做,我从来没想着教育大众。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也并没有完全达到没有一点点功利、完全不在乎流量,我中间也犹豫过。
这个做完后,我最开始定的标题是。我当时就想一句废话都不要,就叫这个标题,大家爱看不看;但最后一刻又动摇了,流量焦虑又起来了,所以把标题改成了现在这个。
NBD:“二舅”故事化创作火爆后,以后的创作会往这个方向转移吗?
衣戈猜想:应该不会,因为我做自媒体以来就一直就比较拧巴,一直在保持自我和数据流量之间做平衡。“二舅”这个爆火了后,我不会趁热打铁,我就这一个二舅,我上哪再去找这样一个人?
虽然我说自己是“科普UP主”,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该归为哪类,因为我做的选题都是些奇奇怪怪的,比如等。一方面我确实喜欢这些无聊的内容,另一方面,说实话都是从流量角度出发的。可能因为我之前做老师,比较了解年轻人的想法,接下来,我还是会做这些选题,在追求播放量时尽量做到平衡,做自己觉得很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