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剧两分钟,涨粉百万 短剧淘金“井喷”
发布业内首个微短剧品牌十分剧场;百度旗下七猫推出“七猫微短剧”等短剧业务;小米试水短剧产品“多滑短剧”;芒果TV大芒计划也推出话题活动等。
数据显示,2021~2022年上半年,共有1263家影视制作公司曾拿过微短剧发行许可。让年轻人“上头”、资本扎堆的短剧,真的迎来“黄金时代”了吗?
“2022第三届金剧奖”
“很多人问我看不看好短剧未来,我当然是看好的,有更多人让短剧蓬勃起来当然是好事,但我认为也要冷静,任何一种创作形式,都是行内人赚行外人的钱,如何让自己变成行内人并赚到钱,要认识规则。”冬漫社创始人汤明明表示。作为短剧头部公司,冬漫社聚焦30+成熟女性短剧赛道,其今年推出的短剧播放量超10亿。
汤明明认为,当下短剧的环境并不像前几年的网络大电影,为了创造出新鲜的东西,平台愿意贴钱。“这几年各个平台都在降本增效,更想要性价比高的内容,整个影视圈S级剧变少了,AB级剧消失了,很多从业者没有了机会,于是大家都说短剧好像很好,都冲进来。”
“都说水涨船高,但我并不认同,制作费用升高了内容水平就升高了?二者不是正相关的,故事才是短剧创作以小搏大的关键。”汤明明坦言,在没有能力可以并行做多个且保证品质时,不会盲目地扩大产能。
内容快、制作快、变现快让短剧迅速“被看见”,但当众多掘金者涌入,短剧也难逃内容同质化、单一化问题,尤其是古装、悬疑、穿越类等题材非常多。于轲坦言,过去一年,平台也在尝试拓宽题材,除以往火爆的甜宠内容外,也逐渐出现了等关注社会、家庭话题的内容。
“短剧备案数量暴增背后,60%~70%的人不是冲着内容去,更多是冲着ROI,冲着理财逻辑。”于轲强调,短剧是一个卷故事而不卷制作的赛道。大家要冷静克制,不要觉得财力能解决任何问题,“短剧不是这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