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早茶: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政策 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
2022年12月7日星期三,以下是由整理的昨夜今晨国内财经要闻汇总。
国内股市
1、12月6日,沪指收涨0.02%,报3212.53点,深证成指收涨0.67%,报11398.82点,创业板指收涨0.68%,报2393.28点。商业百货板块掀起涨停潮,半导体、化肥、酿酒板块涨幅居前,医药、医疗器械、采掘板块跌幅居前。
2、港股早盘三大指数冲高一度转涨,午后持续走弱且跌幅扩大,恒生科技指数收跌1.82%,恒指、国指分别跌0.4%和0.8%。南下资金全日净流入54.92亿港元,大市成交额为1650亿港元。
3、近期,在内外部市场环境同步改善的背景下,A股企稳态势日益明显。从私募仓位反映出的私募整体情绪上看,整体也仍维着持正面和积极。业内人士表示,在经历了此前大幅加仓后,在市场震荡整固期间,股票私募多倾向于顺势而为。不过,不少私募机构判断,A股绝大部分指数的估值处在历史的底部位置,坚定抄底时机已到,建议适度提高对权益市场的配置,并提高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而在配置方向上,私募对于成长赛道等行业观点分歧明显,而对于疫情后的稳增长行业方向普遍关注。
4、截至12月5日,沪深两市两融余额为15672.8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9.9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4707.4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69.17亿元;融券余额为965.3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0.75亿元。
宏观热点
1、近日,诸如“新冠吃药顺序图”“新冠囤药清单”等信息在社交上“热传”,引起不少网友关注。针对网传的“新冠吃药顺序”,专家表示,治疗并没有一个绝对、完整的吃药顺序,用药讲究精准化、个性化,所谓的“吃药顺序”不靠谱,科学防控别被误导。由于药品存储和保质期都有一定要求,大量、长期非理性“囤药”是不可取的,还会造成浪费。
2、今年下半年,随着全球运力市场暴跌,集装箱需求锐减, “一箱难求”的盛况不再,替代的是“空箱堆港”。随着全球航运市场需求出现大幅萎缩,主要海运航线的运价一度出现大幅度下跌。部分航线%。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表示,对未来报有比较好的期待,特别是明年下半年。
3、11月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7%,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低于50%。表明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以及货币政策趋紧等多重因素冲击下,全球制造业呈现继续下探走势,仍面临较大收缩压力。
行业观察
1、动力煤期货2312合约交易保证金标准为50%,涨跌停板幅度为10%。按规则规定执行的交易保证金标准和涨跌停板幅度高于上述标准的,仍按原规定执行。非期货公司会员或者客户单日开仓交易的最大数量为20手。
2、商务部、公安部、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地区范围的通知。通知提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二手车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有序扩大二手车出口,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经研究,决定新增14个地区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
3、近日,多地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居民通过互联网或药房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四类药”,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从“四类药”原料药到成品再到下游零售连锁药房,所涉及的上市公司都开启了“备货”模式。
4、萤石现货参考价经连续多日上涨,12月5日报价3318.75元/吨,自10月以来连续刷新年内价格新高,其历史最高纪录为2018年12月创下的3633.33元/吨。从长期来看,随着终端需求的持续释放,萤石及其下游的氟化工产业链都将维持高景气区间。
5、多地日前陆续启动水泥错峰生产,水泥价格小幅走高。业内表示,四季度是水泥行业的传统旺季,除需求拉动外,错峰生产带来的供给缩减也是助推价格走强的重要因素之一。
楼市观察
1、数据显示,11月上海二手住宅成交套数为1.61万套,环比减少2.10%,同比增加6.89%。今年前11个月二手住宅成交套数累计14.73万套,累计同比减少43.38%。
2、杭州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截至目前,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260个、房源14.5万套(间),超额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目前,杭州已率先将符合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低租金”条件的蓝领公寓、人才专项租赁转化认定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并积极利用集体土地、非住宅改建、存量住宅转化、新供应宅地新建等渠道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
债市一览
1、今年新增专项债发行明显前置,根据财政部和中国债券网披露信息统计,截至12月5日,年内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达40312.17亿元。其中,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也已基本发行完毕,今年地方债发行已入尾声。
2、12月6日,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99.350,跌0.18%;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报100.495,跌0.18%;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报100.670,跌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