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
共提出五方面举措,包括:坚持科学谋划,推进锂电产业有序布局;加强供需对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强化监测预警,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强监督检查,保障高质量锂电产品供给;优化管理服务,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等。
国内锂电产业链供应链阶段性供需失衡严重
锂电池主要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及隔膜等组成,是支撑新型智能终端、电动工具、新能源储能等产业发展的基础电子产品。
指出,近来随着下游需求及产业规模爆发式增长、疫情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国内锂电产业链供应链阶段性供需失衡严重,部分中间产品及材料价格剧烈波动超出正常范围;上下游对接不畅,部分领域出现囤积居奇、不正当竞争;部分环节产能盲目扩张,低质低价竞争时有发生。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在接受
墨柯对
因此,墨柯认为,如果所有锂资源的需求方,比如电池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等能够协同合作,当然是可以适当地抑制锂价的不断上涨。
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提出,要坚持科学谋划,推进锂电产业有序布局。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本地锂电制造及一阶材料、二阶材料产业发展情况,按照“十四五”制造业系列规划和等要求,实事求是制定本地区锂电产业发展政策。
同时,指导锂电企业结合实际和产业趋势合理制定发展目标,在关键材料供应稳定、研发创新投入充足、配套资金适量充裕的前提下,因时因需适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区域布局,避免低水平同质化发展和恶性竞争,建立创新引领、技术优先、公平竞争、有序扩张的发展格局。
在“加强供需对接,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提出,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引导上下游企业加强对接交流,推动形成稳定高效的协同发展机制。
鼓励锂电生产企业、锂电一阶材料企业、锂电二阶材料企业、锂镍钴等上游资源企业、锂电回收企业、锂电终端应用企业及系统集成、渠道分销、物流运输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签订长单、技术合作等方式建立长效机制,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明确量价、保障供应、合作共赢。
同时,落实等要求,完善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查处锂电产业上下游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正当竞争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墨柯对
“另外也可以采取一些市场化的办法。”墨柯说,比如政府部门可以定期发布供需的总体数据,这样就可以让整个行业比较清楚地了解到碳酸锂、氢氧化锂生产了多少,卖出了多少,还剩下多少在中间商或者炒作的游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