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博:“灵魂摆渡人”燃烧青春添彩警徽
代表名片:张文博,现任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黄姑监区监区长。从警16年来,他忠诚担当履职,默默无闻地坚守和奉献在监管改造第一线。先后荣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20年11月24日,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荣誉,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
“警官,你说我的刑期会不会比命长?”那头,服刑人员赵某的嘴角勉强勾起一丝苦笑。“我问过医疗民警,你只要心态放松,配合治疗,别胡思乱想,会好起来的。”这端,张文博耐心开解,关心的话语犹如一股暖流,注入赵某心田。
作为一名高墙内的“灵魂摆渡人”,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张文博近期正在隔离备勤。虽然不能进入监管场所,可他却时刻关注监区的动态。特别是在得知几名病犯因为身体原因,思想波动较大,他便通过连线专用端口,线上解开“心结”。
“医身”本就不易,难上加难的是“医心”。“病犯越是自暴自弃,我越要把他们扭转过来,将他们引入正道!”说到做到,张文博用英勇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2013年4月,张文博接到通知,要被派往结核病分监区负责全面工作。直到现在,他还清晰地记得刚到结核病分监区的情景。上班第一天,就有病犯瞧他面生,朝他吐带血的黏痰以示挑衅。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张文博没想到实际困难远比想象的多。
为尽快熟悉情况,此后3个多月里,他天天“泡”在监区,仔细翻阅136名病犯档案,摸清每个人的情况,逐一找他们谈话,讲法律、聊亲情,普及结核病科学防治知识;将他们反映的问题,一条条记下来,一件件帮助解决。
张文博的执着出乎病犯们的意料,他的真诚更打动了病犯们的心。房某因破坏电力设备罪和盗窃罪入狱,身患两肺结核、腰椎结核等疾病,消极厌世情绪极为严重。张文博为房某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一方面辗转联系到房某的家人,通过亲情帮教唤起房某对生活的希望;另一方面带着房某多次治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房某感动不已。渐渐地,房某的改造态度发生了积极转变。
“只有真正帮他们解决困难,才能彻底消除他们的心病。”张文博有感而发。
越是急难险重,越是彰显担当。2021年10月,白湖监狱管理分局设立艾滋病犯专管监区,张文博再一次冲锋在前,一有空就带头深入到专管监区管理现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由于没有收押过艾滋病犯的先例,困难可想而知。
艾滋病犯狄某,年纪轻轻,却因为疾病、犯罪对未来没有期许。即将刑满释放的他,没有流露出半分喜悦,反而处于恐慌焦虑之中。张文博在持续跟踪教育中发现了狄某的异常,在一次谈话教育后,张文博不经意握起狄某的手,拍拍他的肩膀:“即使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张文博的举动,让狄某放下心理戒备。这个过程,被张文博形象地称之为“除去杂草、种下庄稼”。经过他持续不懈的努力,狄某消除了内心对返回社会的恐惧,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剩余刑期。在刑满释放的那天上午,张文博挥手与其告别,狄某深深地鞠了一躬。
一座围墙、四角天空。长年坚守,需要不变的初心与顽强的毅力。张文博常说,把服刑人员改造成守法公民是监狱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使命,多一个改造好的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就多挽救一个破碎的家庭,多为社会增添一分和谐稳定。从警16年,张文博改造服刑人员2400余人,转化重点“顽危犯”42人,有力维护了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
不过,忙于“种庄稼”的张文博为此牺牲了很多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每逢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他总是缺席。就连女儿生病住院,他也因故不在身边陪伴。唯有热爱,方抵岁月漫长。在挽救一个个迷失灵魂的过程中获得内心充足,在默默守护一方平安的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他对监狱事业最深沉的热爱,是他的无悔青春。
“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我感到十分激动,备受鼓舞,同时也觉得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张文博说,为了更好履职尽责,将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立足岗位密切与党员群众的联系,听取意见建议,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不负重托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