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蜗牛托起大梦想
蜗牛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一道美味,“白玉蜗牛”因为它的肉质雪白如玉而得名。南陈集镇孙庄村“两委”牵头成立蜗牛养殖合作社,与蜗牛加工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带动了广大村民养殖白玉蜗牛致富。
65岁村民金其科听说村里号召养蜗牛赚钱,马上动手把家里的闲置粮仓改造成养殖棚,养了3万多只白玉蜗牛。
喷雾、均匀地撒上菜叶,金其科熟练地给蜗牛投喂食物,一只只身体雪白的蜗牛在菜叶上蠕动着,呆萌可爱。“每个格子里有200只,蜗牛不挑食,白菜、青草、水葫芦它都吃,还吃土。每半个月换一次拌石灰的泥土,养起来非常方便。”金其科看着自己的蜗牛笑呵呵地说。
“蜗牛的养殖对环境及技术要求比较低,生长周期也不长,大约两三个月就可以出售了,室内可以实现全年养殖,但室外需要在5月到11月期间养,太冷蜗牛就冬眠了。”技术指导员王丰说,“室内只要在墙壁上贴上保温、保湿的薄膜,装上空调,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正常投食,蜗牛就会长得很快。”
白玉蜗牛,被列为蜗牛、鱼翅、干贝、鲍鱼四大名菜之首。白玉蜗牛肉质爽滑肥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高级食材。“蜗牛肉还可以做成蜗牛酱,我们正在研究新型蜗牛菜品,市场很广阔。”王丰算了一笔账,“如果按10万只养殖规模计算,一只幼牛3毛钱,上市的时候每只大约可以卖到6毛钱,一季利润近3万元,还是非常可观的。”
“现在我们养殖蜗牛没有后顾之忧了,村里成立了合作社,帮我们解决了销售问题。”村民金其科说。孙庄村成立了蜗牛养殖合作社,并与企业签订了长期保底价购销合同,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按市场价收购。“保证群众养殖的蜗牛卖得出,还能卖出好价钱,我们也要引导更多村民加入这个产业,加快致富奔小康。”南陈集镇孙庄村党总支书记杨风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