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行情复盘:恒指收涨1.82% CXO概念、风电、汽车板块领涨 和黄

2022-10-18 17:46:34

   今日港股市场综述:

   恒指收涨1.82%,报16914.58点;恒生科技指数收涨4.25%,报3336.25点。医药股全天领涨,科济药业涨近22%,信达生物涨近17%;苹果概念股午后持续走高,比亚迪电子涨近11%,舜宇光学科技、瑞声科技涨近7%。港股后市展望:天风证券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处于复苏周期,目前不应再悲观,四季度稳增长措施进一步发力值得期待,若更多积极因素出现或带动市场情绪转向乐观,港股或将迎来一段时间的反弹。互联网行业估值大概处于历史底部,政策环境改善、盈利拐点有望确立下,中期风险收益比具备吸引力。

   板块整体表现方面:

   大型科技股强势反弹,快手涨超5%,小米涨近5%,京东、阿里巴巴、网易、均涨超3%,腾讯涨近3%。

   受比亚迪业绩利好带动,汽车股集体反弹,比亚迪股份涨超6%,吉利、长城涨超4%。

   医药股全天强势,百济神州涨超9%,信达生物大涨近15%,机构指继续看好医药板块四季度投资机会。

   体育用品股午后拉升,安踏跌幅收窄至3.61%,特步涨超4%,李宁涨近2%。

   烟草概念股普涨,比亚迪电子涨近11%,据悉香港考虑恢复电子烟转口贸易。

   苹果概念股继续走强,舜宇光学科技涨近7%,外媒称新款iPad Pro在本周二(美东时间18日)就将推出。

   其他方面,SaaS概念股、锂电池股、军工股、餐饮股、手游股齐涨;农产品股表现最差,国际金价疲弱,黄金股跌幅靠前。

  
 

   异动股:

   小米集团-W(01810)涨4.01%,报9.08港元

   消息面上,小米集团-W公告,于10月17日回购270万股,回购价格为8.78-8.89港元,共耗资约2385万港元。

   据悉,小米集团于3月份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小米集团本年内至今为止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1.29亿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52%,年内回购金额居于港股市场前五位。

  
 

   和黄医药(00013)涨7.89%,报14.50港元

   近日,和黄医药宣布,在中国启动一项索乐匹尼布用于治疗成人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的II/III期临床试验。首名患者已于2022年9月30日接受首次给药治疗。公司目前拥有索乐匹尼布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权利。除了wAIHA外,2022年1月,索乐匹尼布在中国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获纳为突破性治疗药物品种。同时,其治疗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和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亚型的研究亦正在进行中。

  
 

   中国水务(00855)涨5.36%,报5.90港元

   近日,中泰国际发布中国水务更新报告,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由12.00港元微升至12.10港元。为反映直饮水业务的不断增加的利润贡献,预计公司23-25财年,归母净利增速分别为18.3%、13.1%、13.4%。中泰国际表示,最近与公司交流后,判断早前多地高温,短线有利中国水务的自来水业务。今年8月份,公司位于高温省市的供水量近期普遍同比加快增长,部分水厂满负荷,一些地区供水量更上升至历史高峰水平。

  
 

   中升控股(00881)涨5.02%,报34.55港元

   消息面上,10月14日,标普将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B-”上调至“BBB”。稳定展望反映了标普的观点,即尽管新车销售疲软,但中升控股将从售后服务中获得相对稳健的收入和EBITDA增长。

   此外,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分析认为,10月是传统汽车销售旺季,国庆多地倡导就地过节,经销商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引流。叠加小型车展启动、新车集中投放、自驾游热潮等因素,对上半月销量有一定支撑。同时,随着秋收完成,农村地区消费者购车需求也逐步释放,这些均预示着10月汽车销量延续增长势头。

  
 

   培力农本方(01498)涨5.49%,报0.96港元

   消息面上,培力农本方创始人兼董事会主席陈宇龄近日表示,配方颗粒行业已经十分成熟,正在面临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和生产新标准的制定。公司正在研发的用于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新药已经完成报批,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除此之外,公司有意针对癌症、脑神经相关疾病如阿兹海默症开展系列临床研究。公司主营的浓缩中药配方颗粒已在北美、加拿大、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进行销售。未来,公司计划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中信证券此前发布研报称,中成药集采常态化有望导致行业大洗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也在部分地区进行了探索集采。国家频繁出台政策支持中医药发展,将中医药发展规划上升至国家层面。我们认为中药较大部分为独家品种,如广东省联盟集采53个品种中有36个为独家品种,同时中医药具有消费品和保健品属性,在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升级下具有长期增长逻辑。

  
 

下一篇:二十大时光·聆听报告丨奥康国际董事长王振滔:赋能实业智造,肩
上一篇:高盛:A股修复进行中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