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区以项目建设成果检验能力作风建设成效
招商引资快马加鞭,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投产达效争分夺秒……近日,走进偃师区各个重点项目现场,处处是奋进的旋律。
今年以来,偃师区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推进省、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各项部署,落实洛阳市委全面实施产业发展“136”工作举措,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坚定不移抢风口、抓项目、优服务,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以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县域经济增势赋能,以项目建设成果检验能力作风建设成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把握风口、顺势而为至关重要。
偃师区聚焦风口产业精准发力,形成了“四新六特两优”产业发展思路,构建了“一区三园八特色”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无机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双百亿新材料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前,金泉实业、力锋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建龙微纳吸附产业园提升改造、优箔金属年产15万吨电池箔、龙海电子玻璃信息显示超薄基板等项目加快建设,力锋科技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抓好风口产业,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无中生有”,但更重要的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转型。围绕巩固好传统产业基本盘,偃师区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围绕8条产业链,积极引进风口项目、风口配套企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该区大力实施“三大改造”,推动传统特色产业向风口产业关联转型,2021年以来,共实施500万元以上“三大改造”项目90个,总投资98.5亿元。
经济发展离开项目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
今年以来,偃师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始终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着力强化要素保障,深化项目建设攻坚,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活动,以源源不断的项目为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提供坚实支撑。
紧盯风口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积极谋划储备风口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偃师区相继谋划了储能电站、智慧供应链等26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665亿元。
修订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突出“利益再分配”导向,并在招商工作中切实算好税收、就业、产业引领“三笔账”,着力提升招引项目质量和效益。今年以来,偃师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外出洽谈对接项目,共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总投资133.78亿元。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
推进机制再完善。偃师区坚持实行每周例会、联审联批、领导分包、现场办公、观摩督导等机制,加快项目进度,今年以来已召开重点项目例会17次,累计协调解决问题100余个,对新开工的13个省、市重点项目进行了联审联批,23名区领导分包53个重点项目,并对13个镇办重点项目开展两次集中观摩活动。
该区坚持土地跟着项目走,建立盘活闲置土地、低效工业用地退出等制度,全力满足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年度计划盘活1500亩,通过排查研判已盘活近500亩。
近日,2021年度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出炉,偃师区在河南省103个县中连续两年进入前10名,蝉联洛阳市第一名。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偃师区在洛阳市率先开展重大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服务,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以营商的“软环境”造就发展的“硬实力”。优箔金属年产15万吨电池箔作为洛阳市首个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去年10月底洽谈,11月底办理土地手续,今年1月开工,创造了承诺服务“偃师速度”。
“这主要得益于偃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优箔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偃师区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制定《偃师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实施细则》,设立企业投资承诺制服务窗口;以“偃之有礼”服务品牌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出台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累计兑现重点企业产业发展引导资金43笔1.2亿元。政策跟着企业走。该区累计减税降费2.19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发放贷款17亿元;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634家企业解决问题1100余个。
奋楫扬帆开新局,踔厉奋发向未来。
偃师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批重大项目的招引、落地、达产,强力引领着偃师产业转型升级的恢宏巨变。偃师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把一幅幅产业“规划图”变为项目“施工图”,以产业发展的主动轮,带动经济运行的车轮全速前进,以优异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成绩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