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口味禁售、20年野蛮生长终结 电子烟行业迎来“同题竞争”时
RELX悦刻合规与公众沟通负责人郭光东在电话中这样比喻新规下的电子烟市场。
国家烟草专卖局再发,规定每人每天限寄一件,寄递电子烟每件不超过烟弹6个、烟具2个、组合产品6个、雾化物及烟碱12ml,渠道约束进一步趋严。
一家电子雾化器体验店工作人员告诉时间窗口仅剩不到一天,零售商们还是急了,打出“买5盒送1盒,特惠价至6折”的广告。
这家店有两款悦刻新国标口味烟弹到货,看来即便是已取得第一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门店,也未放弃销售水果味电子烟,这为新国标实施后的常规化监管敲响了警钟。
上海市区级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在电话中提醒,“只要申请得到,证很快就可以下来,我们会根据提交的先后顺序在系统中拦取限定名额内的单位,符合条件的发放许可证。”
博士战略咨询创始合伙人洪寅义通过向工信部发布,提出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
2022年以来,电子烟相关企业新增数量再也没有恢复以往的盛况,最多时每月也只有千余家。另一方面,从2021年3月起,电子烟相关企业每月注吊销数量则一路上升,从去年3月的164家一路上涨至2022年6月的1321家。
现在,电子烟厂家与零售商之间隔着一个全国统一电子烟交易管理平台,所有市场交易主体必须直接从平台订货。
“接下来和烟草公司如何产生互动,还不是很了解。”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子烟品牌方人士向
不过,洪寅义认为,从这个品类发展的规律来看,电子烟产品将有两条发展主线。“首先是口感分化,由于水果口味被禁,口味将分化为适合电子烟原住民的新口味以及适合老烟民的口味,对于老烟民,加热不燃烧品类可能成为主流;其次是更健康,电子烟仍将沿着健康路径进行多次的迭代和创新。
同题竞技下,调制能力成赛点
产品要下架,行业在洗牌,生产端是否做好了接招的准备?
目前,已有多家A股上市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取得了,包括产业上游生产电池的比亚迪,产业中游从事烟标包装的劲嘉股份和东风股份、从事烟草研发的顺灏股份、从事烟弹代工并参股铂德的小崧股份、从事雾化器生产的金龙机电等。此外,在港股上市的电子烟制造商思摩尔国际旗下已有包括麦克韦尔在内的6家子公司获得了上述许可证。
金龙机电在9月30日回复深交所问询时表示,短期国内电子烟消费需求可能会因口味的限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对产品价格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国内行业监管的趋严,可能导致部分国内生产企业转向海外客户,或加大对海外客户的拓展力度,使得电子烟出口生产业务面临竞争加剧的风险,进而可能对公司业务量和毛利空间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行业的进一步规范有序发展。此外,目前行业渗透率仍相对较低,行业发展仍有较大空间。
悦刻母公司雾芯科技在9月21日的二季报电话会议中表示:“随着行业转型期在第三季度接近尾声,我们的旧产品将停产。与此同时,鉴于监管变化,在监管机构规定的新交易系统中,我们新产品的销售将缓慢开始,这些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目前,悦刻已上市幻影、幻影Pro两款烟具及相应的6种烟弹,共获得由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的3张。“获得这些许可证标志着我们战略路线图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们拥抱新业态并迅速反应,开发出符合国标要求的产品,我们的一些新品也是业内第一批获得国家标准批准的产品。”雾芯科技创始人及CEO汪莹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公司仍有多个新开发的产品正在进行技术审评,“我们相信研发是我们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郭光东告诉
电子烟国标落地之后,烟草提取物与添加剂的配比将成为行业竞技的热点。“不同的调香师、不同的企业调出来的味道是完全不同的,有的可以入口,有的根本入不了口,最后比的还是怎么把产品成分完美地组合在一起。”郭光东进一步表示。
从竞争来看,洪寅义则认为,电子烟行业的竞争格局由心智和监管双重因素共同决定。一方面,关于某一品类,消费者心智中能够容纳的品牌数量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电子烟品类只有少数几个品牌能存活下来,而牌照限制、“所有市场主体在交易平台上统一下单”对行业的洗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看到这个行业的特殊性,由于监管原因,中国烟草作为产业链链主,渠道方面很强,其动作也会对市场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这个领域的未来发展是需要考虑心智规律和监管的双重因素,这对企业和产品也提出了双重要求。”洪寅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