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非粮化”整治初显成效 百亩稻田预计10月收割

2022-09-23 07:59:49

  8月23日下午,在楚门镇蒲田村,种粮大户林兴奎和村干部深入稻田察看水稻生长情况。看着眼前茁壮成长的稻苗,林兴奎脸上满是欣喜。

  这片土地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楚门镇经过“非粮化”整治后恢复的耕地,经过半年多的“转型”,如今绿油油的稻田预示着丰收。

  这片土地面积约108亩,涉及农户54户,是蒲田村“非粮化”整治的主要区域。

  “原来种植的是葡萄、红美人、文旦等经济作物,经过两个多月的土地平整,沟渠修复,将土地恢复成可耕地状态。”蒲田村村干部陈瑜平说道。

  作为楚门镇唯一的种粮大户,在楚门镇政府的建议下,水稻种植经验丰富的林兴奎接下这片土地的承包任务,于6月种下单季晚稻。“目前水稻长势十分良好,已进入齐穗期。”他预计,10月中旬将迎来收割,产量能够达到900公斤。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守住耕地红线,整治工作势在必行。

  楚门镇对所有种植户进行了梳理,动员党员、村干部深入农户家中讲政策法规、了解实情,一户一策,精准推进。

  “在各项政策保障下,种植户对整治工作都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整治得以顺利开展。”副镇长龚时群说道。

  据悉,楚门镇“非粮化”整治工作涉及蒲田村、筠岗存、东西村、马山村、彭宅和南浦社区河桥六个村社及320多户种植户,目前已整治面积180亩,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早晚稻、单季稻种植。

下一篇:崖州区:防疫不松农时不误 槟榔购销助力增收
上一篇:英国股市走低 汽车和零件、工业运输和房地产投资信托等下跌的板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