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司法局开展“礼堂普法”建设共同富裕“最小单元格”
绍兴市司法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托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开展“礼堂普法”活动,建设共同富裕“最小单元格”,打造法治乡村建设新格局。目前,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5个、省级民主法治村335个,市级民主法治村1074个,县级全覆盖。
一是创新思维,变“普遍”为“亮点”。创新思维,把“礼堂普法”活动作为“八五”普法活动的重要内容,迅速行动、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每个区、县开展宣讲不少于200场,确保法治讲堂、法治培训全覆盖。目前,利用“送法进农村”“送法进社区”等载体和平台,共培育“法治带头人”6250人,“法律明白人”20066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户”1.6万余户,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
二是注重方式,变“被动”为“主动”。秉持“内容上靠近大众、形式上贴近大众、感情上亲近大众”的理念,把法律法规的“大道理”转化为当地方言、百姓语言、说唱歌词,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的熏陶。如以专题讲座、微型党课、以案说法、文艺表演等灵活多样的宣讲方式,让群众听得进、记得住、学得进。自2021年10月以来,全市共组织758名律师,深入各个文化礼堂,开展普法活动1390场。
三是数字赋能,变“需求”为“引擎”。创新“律动•浙里”数字化项目,建设线上“普法大厅”,目前该应用注册用户近6万人,访问量突破24.5万人次,页面浏览量超220万人次。通过在线发放普法需求清单、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群众法治需求200余条,精准分析反馈意见,制定个性化普法清单,推动普法从“供给侧”向“需求侧”转变,充分发挥“数字引擎”动能。针对不同学法对象,设立公务员学法、企业法体检、全民法竞答等模块,发布“两法一条例”等法律知识600余条。目前,“法治下午茶”活动已上线场次,参与“法治盲盒”竞答群众达1.8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