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司法局“法治+”推动渔区特色基层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
一是“法治+渔港文化”。结合渔港特色法治文化,发掘本地资源,沈家门司法所主导和拍摄法治短;普陀电视台本土方言类栏目《阿法讲大道》创办《案理说法》新栏目,还原真实案例,实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你好小岛•共富未来”文艺下乡活动,将法治宣传深度融入渔港特色文艺节目。目前,“渔港先锋说·民法典”法治短已被《学习强国》浙江平台录用6期,音乐快板节目《民法典》深受群众喜爱。二是“法治+渔区安全”。充分发挥区远洋渔业协会作为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的辐射作用,深耕“法随远洋”品牌,对接天网工程、雪亮工程,精准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活动轨迹,杜绝脱漏管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处理海上作业请假外出矫正对象异常动态180余人次,举办法治培训21期,1300余名远洋渔民接受出港前法治教育,截至目前远洋渔民刑事案件发案量为零、治安案件发案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5%。三是“法治+渔民需求”。在伏季休渔期对渔村基层干部、渔船职务船员、远洋船员和海上养殖户宣传涉海涉渔法律法规、渔业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依托“一村一法律顾问”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开展法治“道地会”、送法上船头等活动。在国际水产城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足不出楼”解决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