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推出、REITs成新宠、薪酬改革……2022年公募基金十大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公布了36个先行城市名单,个人养老金制度开始在先行城市实施。
发布,其中指出公募基金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行业规模快速增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规范水平稳步提升,财富效应逐步显现,行业实力显著增强。但与此同时,行业仍存在专业能力适配性不够、文化建设薄弱、结构不平衡等问题。
今年新成立的公募REITs产品多达13只,发行成立的规模达420亿元,而这还是在首发限制规模的情况下所取得,部分产品在发行时的认购金额超过了千亿元,公众发售配售比例甚至低于1%。此外,在上市之后,公募REITs依然持续受到追捧,短期内也曾出现较大涨幅。
全市场共有46只同业存单基金已经成立,其中40只是在今年成立,规模达到了1648亿元,而如果加上去年成立的6只,总规模已经接近2000亿元。
9、知名高管、明星基金经理或跳槽或奔私
2022年,基金经理、高管离职的情况同样也在发生。
但其中也有不太一样的地方,随着外资基金公司的纷纷获批,有的高管开始奔向这些新成立的公司,比如原华宝基金总经理黄小薏,跳槽到富达国际任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此外,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有的同样也是转战新基金公司,比如原农银汇理的赵诣,跳槽到泉果基金,并担任泉果基金首只公募产品的基金经理。
当然,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也有奔私的老套路,比如原中欧基金的基金经理周应波,奔私后设立了上海运舟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易方达基金经理林森,奔私后加盟上海勤辰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该公司还有原华安基金崔莹。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引起了业内热议和投资者的广泛关注,比如原华安基金的基金经理张亮,以及原工银瑞信的基金经理袁芳,这些基金经理从离职前就已经在业内有多种猜测,不过离职后还未有进一步的动向。
10、行业监管进一步加强,剑指多项行业问题
5月,在下发的中,
其中对存在6种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在法定注册期限内采取暂停适用快速注册机制、审慎评估、现场核查等审慎性措施,这6种情形包括了管理能力弱、长期投资理念弱、定价能力弱、服务投资者能力弱、开发能力弱、声誉风险管理能力弱。
7月,在又一期的中,监管指出部分基金管理人存在风格库内控管理缺失、指数产品设计把关不严等问题,以及部分基金托管人存在基金投资风格监督不尽责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监管提出多项具体要求,比如基金管理人应当全面从严加强基金产品命名规范,禁止“蹭热点”“炒噱头”;产品名称明确显示投资方向、主题的,应当在基金合同中明确清晰约定方向、主题所涉风格特征、行业范围和选股标准,且所涉行业应当与主题具有直接相关性,慎用“未来”“可能”“间接”等含糊表述。
此外,因在基金销售中出现各种违约现象,多家基金销售机构也都被监管处以责令改正等行政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