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十大券商机构观点汇总(2022年12月16日)

2022-12-16 11:16:06

   A股昨日走势复盘

  
 

   昨日,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跌0.25%,深证成指涨0.32%,创业板指涨1.31%,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7662亿元。两市超2700只个股上涨,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49.35亿元。板块题材上,先进封装(Chiplet)板块领涨,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板块午后走强,乳业、食品加工制造板块走低。

  
 

   十大券商机构观点汇总

  
 

   1) 中信证券:抓住老龄化时代特征 挖掘内需新空间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应对老龄化政策带来的消费潜力料将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推动力量。《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强调发展银发经济,预计后续将加快建设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同时,文件重申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四大原则或是贯穿改革的主基调,分别为小步调整、分类推进、弹性实施、统筹兼顾。预计延迟退休具体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改革有望延缓人口红利衰退、减轻社保收支压力。

  
 

   2)中金证券:美联储加息放缓 但高利率或持续更久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上升至4.25~4.5%区间,符合市场预期。尽管加息速度放缓,但点阵图显示加息进程还未结束,利率还会进一步抬升,且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在高位(High for longer)。美联储看到了通胀放缓的一些迹象,但仍认为通胀风险未解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由工资上涨引发的服务通胀,未来走势还不确定。往前看,劳动力供需失衡将是遏制通胀的最大障碍,也是美联储“最难啃的骨头”,历史表明降低工资和服务通胀大都以衰退为代价,而这正是当前最大的挑战。对市场而言,中金建议将关注点放到加息高点更高、利率在高位停留更久的影响上来,持续的紧缩不仅增加经济下行压力,也会对金融稳定带来危害。

  
 

   3)天风证券:防疫主题预计仍将反复交易,把握治疗场景的主线、预计未来两三个月各地将陆续迎来人群感染高峰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11月10日召开的会议中表示,结合病毒变异及冬春季气候因素影响,预计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可能持续扩大。2、防疫主题预计仍将反复交易,把握治疗场景的主线切换。回顾本轮防疫主题脉络,我们认为大致已走过三个阶段:预防(疫苗)、医疗储备(医疗基建、小分子药物)、居家诊疗(连锁药店、感冒药、抗原、退烧药),参照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疫情演化过程,我们认为下一阶段的防疫主题相关重点或将是——医院治疗(医院床位、治疗设备、治疗药物)。3、疫情终将过去,乐观期待未来。从中期看,终端的需求,尤其是刚性需求将在可预见的未来逐步恢复,以我们持续动态跟踪的跨省异地就医人次来看,医院端的严肃医疗需求从2023年Q1开始有望复苏反弹。

  
4)华泰证券:布局通信景气复苏 掘金安全、数字经济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2022年初以来,通信(申万)指数受外部因素影响下整体承压,在市场风格持续切换的背景下演绎结构性行情。展望2023年,我们建议关注4条投资主线)我国数字经济持续深化下,关注后5G时代的产业数字化转型机遇,建议关注电信运营商、云基础设施;2)在我国着力打造“科技安全”的背景下,关注安全可控或正加速推进自主可控的子板块,建议关注通信芯片、军用通信等;3)经济或迎复苏背景下,关注23年基本面有望复苏的子板块机会,建议关注控制器、物联网模组;4)我国能源转型持续迈进,通信行业参与能源数字化将迎产业机遇,建议关注电网信息化、IDC及上游精密控温。

  
5)国盛证券:短期经济环比有望小幅修复,但仍将处于底部区间

   1、整体看,11月国内经济进一步探底下行,四季度GDP“保3%”难度加大。

   2、结构看,除基建投资逆势走高,11月其余各分项几乎全线超预期大降。

   3、往后看,短期经济环比有望小幅修复,但仍将处于底部区间、且大概率会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基本面的真正反转仍需观察。

  
6)国泰君安:看好银行板块三重底

   银行板块当前处于政策底、估值底和业绩底的“三重底”共振催化阶段:1.政策底:地产风险和疫情形势是近年压制银行板块的两座大山,但目前压制因素已边际缓解:①房地产支持政策不断出台,近期债券、信贷、权益“三箭齐发”,预计能有效化解房地产风险;②防疫政策也在持续优化,有望刺激居民需求,推动经济复苏;2.估值底:当前银行板块动态估值仅0.52倍PB,估值隐含不良率高达20%,已非常充分地消化了各项或有利空,包括2023Q1的贷款重定价;3.业绩底:预计2022Q3就是上市银行营收增速的绝对底部,2023Q2起将进入景气上行区间。

   优质个股仍能保持营收和利润的高速增长。“三重底”共振,催化银行势起,全面看多银行板块2023年的投资机会。

  
7)中信建投:看好符合新消费趋势、具有创新潜力的赛道

   中信建投(601066)指出,看好符合新消费趋势、具有创新潜力的赛道。基于新消费趋势下居民对健康、便捷、高性价比的消费需求,看好预制菜相关企业、保健品企业以及零食领域渠道模式持续变革创新的企业,具体推荐标的包括:味知香(605089)、安井食品(603345)、千味央厨(001215)、汤臣倍健(300146)、仙乐健康(300791)、甘源食品(002991)、良品铺子(603719)、洽洽食品(002557)、盐津铺子(002847)等。

  
8)开源证券:疫情管控放松 看好居家场景细分板块复苏

   预计疫情管控放松后短期内消费者居家时间增加,主要系:(1)短期内有感染高峰预期,自危意识下居民居家时间有望增加。(2)感染后居家治疗时间增加。预计未来居民感染率上升后,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居家自行治疗时间增加。

   参考2020年居家场景下消费结构性增长,本轮疫情管控放松后建议继续关注居家场景细分板块:

   (1)厨房小家电板块,建议关注份额稳步提升的小熊电器(002959),内销自主品牌稳健的新宝股份(002705),以及行业龙头苏泊尔(002032)、九阳股份(002242)。(2)扫地机板块,内销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仍有要求,外销回暖,建议关注行业龙头科沃斯(603486)以及石头科技。(3)冰箱板块,建议关注高端化收效显著,份额稳步提升的海尔智家(600690)。(4)防疫用品板块,建议关注医疗与消费板块协同发展的稳健医疗(300888),空气过滤器龙头的金海高科(603311),受益标的安奈儿(002875)、孚日股份(002083)、南山智尚(300918)等。

  
9)光大证券:2023年消费与医药可能会成为市场的胜负手

   光大证券认为,2022年内需的孱弱与外需的坚韧共同造就了科技制造的景气,但2023年消费与医药可能会成为市场的胜负手。在内需改善成为经济主要边际变化的情况下,相较于成长,消费的景气度将会逐步提升,这也与海外市场的阶段性表现相一致。科技制造领域则需要更加细致的自下而上的选择,高增长的细分行业或许仍将有不错的机会。此外,疫情影响下充分出清的行业也会在经济改善过程中有不错的表现。主题投资领域,建议关注国企重估主题与安全主题,未来政策的牵引将会是驱动二者上涨的核心动力。

  
10)财通证券:2023年制造业景气度触底回升是大概率事件

   财通证券(601108)指出,2023年制造业景气度触底回升是大概率事件。机械板块整体行情一方面来自于景气复苏带来的业绩上修,另一方面来自于政策端和自身附加值提升带来的估值提升。建议关注通用自动化、食品包装设备等顺周期板块以及工程机械边际改善的机会;新能源板块关注光伏Topcon、锂电大圆柱及复合集流体新技术、海风等方向;建议关注出口产业链及其他机械行业细分景气赛道投资机会。

  
 

下一篇:打新股一定赚钱吗?有什么卖出技巧?
上一篇:美联储决议释放更多鹰派前景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