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钢琴董事长李建宁:中国家庭钢琴普及率低,“双减双增”政策
今日晚间,“中国乐器第一股”珠江钢琴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受乐器行业整体市场需求疲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供给冲击三重压力影响,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双降。
在前一日召开的2022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后,
珠江钢琴是A股第一家上市的乐器企业,主要从事钢琴及数码乐器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以及艺术教育等文化产业。从过去财报的收入构成来看,珠江钢琴的乐器销售及后服务占比超过九成,是主要的收入
回顾过往业绩,在疫情前,2017年至2019年,珠江钢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90亿元、19.75亿元、20.53亿元,收入规模稳步上升。进入2020年,公司收入回落到17.52亿元,2021年又恢复到疫情前最高水平20亿元左右。
今年,珠江钢琴的业绩再次出现回落。三季报数据显示,珠江钢琴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17亿元,同比减少16.5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亿元,同比减少37.19%。公司表示,利润下滑的原因是受乐器行业整体市场需求疲软、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原材料供给冲击三重压力影响。
珠江钢琴总部
对于今年经营面临的挑战,李建宁在接受
说起乐器或者钢琴,这是A股市场比较冷门的概念,行业资本化程度低。目前A股仅有两家上市公司珠江钢琴和海伦钢琴,一个是位于广州的国营老字号,一个是从宁波走出来的民企,分别代表了珠三角和长三角这两个制造业重镇的工业力量。
乐器消费是一种精神文化需求,其蓬勃发展离不开经济稳步发展、中等收入人群增长、人口出生率上升、音乐教育文化繁荣和科技研发推动进步等要素。近几年,外部环境趋于复杂,乐器制造商也面临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局面。
首先是人口“少子化”趋势明显,202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降至7.52‰,创近年来新低,这或将动摇乐器消费和音乐教育的人口基础。同时,散发疫情也为线下艺术教育的持续开展带来了不确定性,过去“以学促购”的模式也受到了一定冲击。
另一方面,去年开始,教育部提倡“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鼓励“双增”——增加学生参加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增加接受体育和美育方面课外培训的时间和机会,这都为促进音乐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这些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国内乐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李建宁认为,尽管出生率下降,但国内未渗透的乐器市场仍然很大,并且疫情的影响只是短期的。
珠江钢琴车间产线
李建宁说道:“国家强调要提升人民的综合素质,其中音乐艺术素质的提升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双减双增’对于我们行业来说是很好的发展机会。”
“我认为中国乐器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家庭的乐器尤其钢琴的普及率跟国际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并且中国的城市和农村之间也有差距。随着扶贫、乡村振兴的落地,珠江钢琴前两年也提出渠道下沉,专卖店除了省会城市,现在已经覆盖了地级市,在县城里甚至下面的乡镇都有我们的专卖店,专卖店数量如今达到了1000家。随着国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总体提升,我认为中国的乐器市场还是有红利的。”李建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