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紧上海,宁波能否复刻“苏州奇迹”?

2022-10-20 05:35:46

  显示,2018年2月,时任宁波市委书记郑栅洁在“新春第一会”上用一串数据自揭家短——

  2017年宁波GDP为9842.1亿元,排在全国所有城市的第15位,排在前面的是无锡10500亿元、长沙10200亿元,在后面的是佛山9550亿元,跟宁波只差300亿元;

  10年前南京落后宁波84亿元,2017年已高出宁波1858亿元;武汉落后宁波210亿元,2017年已高出宁波3564亿元;长沙落后宁波1091亿元,2017年已高出宁波343亿元。

  2018年年底,宁波以10745.5亿元的成绩,跻身“万亿俱乐部”,比省会杭州晚了3年。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受访时表示,从过去和杭州“不相上下”到如今差距拉远,宁波迫切需要解决经济和人口的双重问题,重塑优势地位。

  如今,机会摆在宁波面前。

  刚公布的中,将宁波市区与苏州市区、上海的临港新片区一起,定位为“综合性全球城市”。

  上海大都市圈规划范围示意图

  根据,宁波未来要发挥好“作为上海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区”的三大职能,提升航运贸易、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补齐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短板。

  事实上,尽管历史上两座城市颇有渊源,如“300多万上海人祖籍宁波”“上海方言70%为苏湖语系,15%为宁波语系”等民间说法广为流传,但受限于交通条件,沪甬过去联系算不上太紧密。

  直到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才将两地的时空距离压缩至2个多小时,不用再绕行杭州。多位受访专家均提到,若交通问题能够得到很好解决,“空间上没有了障碍”,有利于大都市的扩散效应往外延伸。

  新的跨海通道已经提上日程。

  今年7月,交通运输部公开表示,沪甬、沪舟甬两大跨海通道已纳入。根据规划,沪甬通道将进一步缩短宁波到上海的时空距离,沪舟甬通道则将联通两大港口,让杭州湾从“C型”转变为“O型”。

  在陈耀看来,长三角城市发展,与上海之间的距离“高度正相关”,宁波“比肩苏州是有条件的”,要像苏州那样“自身强起来”。

  显示,苏州、宁波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综合性全球城市,“未来以全球知名创新城市为目标”。

  为此,在国家新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将争取更多资源,加速前沿科学创新源在上海、苏州、宁波的集聚。

  这意味着,随着更多优质资源注入,宁波有望拉高发展“上限”——推动制造业迈向高端,集聚一批高素质人才、持续加强基础科研能力,关乎这座万亿城市究竟能有多大“后劲”。

  曾刚还提到,上海“1+8”大都市圈不仅包含5.6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还有4.7平方公里的海域,这无疑是宁波的机会,“联手舟山开发海域”。

  今年3月,宁波发文正式冲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在4月举行的宁波市两会上,又更新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万元”——换言之,常住人口规模也要达到1000万。

  在曾刚看来,开发海洋、抱紧上海,是宁波“打翻身仗”最主要的两个抓手,“发展好了,人自然就去了。”

下一篇:院士“论剑”,共话产学研发展新路径
上一篇:机构纷纷自购 规模已超63亿元 华安基金:市场中长期配置价值正逐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