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盘镇四湾村:甜美树莓红枝头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又一个收获季到来。武山县榆盘镇四湾村,海拔2200米,被“驯化”的树莓红了枝头,惹得蜜蜂“拜访”。同样忙碌的还有种植户和省农科院的研究员:种植户魏小平一家提着篮子,忙着采摘熟透了的果子;“引路人”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研究员杜久元检查每棵树上的果实,详细记录数据。
“看这果子大的,今年这效益肯定比去年好,看来还是要用心管理。”魏小平一边采摘树莓果实,一边对旁边的丈夫和儿子说,“多亏了你们上进去的那一车羊粪,还有前段时间干旱时每天的浇水。”
“庄稼不会亏待有心人。”杜久元教授对魏小平家今年的管理竖起拇指,树莓成熟,对种植户来说是一个收成,对他本人来说更是一个丰收。
2012年,作为省农科院农业种子方面的专家,杜久元把试验田开到了老家武山县,实现了多年“造福老乡”的梦想。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在高海拔山区榆盘镇四湾村开始培育小麦、藜麦新品种。2014年,杜久元在四湾村引进树莓种植,想通过特色产业种植开启群众“莓”好生活。
“树莓通常生长于山区和半山区的溪旁、山坡灌丛、林边,不占用耕地,又营养价值极高,有‘黄金水果’的美誉,发展前景好,所以培育发展这个特色产业。”杜久元介绍,经过“八年抗战”,树莓几经换代,终于“驯化出了适宜当地生长的品种”。
“我家最开始种了2亩多,经过杜教授的指导,现在已经有4亩多了。”从最开始的试种,魏小平一家愿意“吃这个螃蟹”,去年,她家的树莓收入超过2万元,“比种其他作物好多了”。
“目前,经过杜教授的引进推广,全村树莓种植超过了20亩。虽然面积还不大,但对我们高海拔山区来说,多了一个种植选择,群众增收也多了一个门路。”四湾村党支部书记许文义说,村民已经看到了试验田里新品种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下一步会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的群众享受科技成果。
“树莓真是个好东西,在武山的很多地方适宜种植。现在武山正积极创建全域旅游县,如果在旅游景点附近或者路上栽上树莓,等到成熟季节,引来游客采摘,能让旅游‘变现’。”杜久元表示,希望在大家的努力下,让树莓助力乡村旅游,为旅游赋值,为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