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第一!全国仅有5株5000岁古树,均在这一省!网友:见证了中

2022-09-24 19:14:53

  近日,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5000年以上的古树有5株,5株5000年以上古树均在陕西省,具体为:延安市黄陵县黄帝陵的黄帝手植柏、保生柏,以及距离黄陵县城20多公里的老君柏,渭南市白水县仓颉庙内的古柏、商洛市洛南县的页山大古柏。

  

  “这是活化石,每一块树皮都有年代的记忆”

  “5000年,见证了中华文明”

  据长江日报,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是云南,超过100万株,陕西、河南、河北超过50万株。

  全国散生古树的树龄主要集中在100—299年间,共有98.75万株;树龄在300—499年的有16.03万株;树龄在500年以上的有6.82万株,其中1000年以上的古树有10745株。截至去年,武汉共有10株1000年以上的古树,具体分布在黄陂、新洲、蔡甸。

  那么,是如何得出其中5株古树树龄在5000年以上的呢?

  文献追踪法:查阅地方志、族谱、历史名人游记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据,推测树木年龄。

  年轮与直径回归估测法:利用本地森林资源清查中同树种的树干解析资料,或利用贮木场同树种原木进行树干解析,获得年轮和直径数据,建立年轮与直径回归模型,计算和推测古树的年龄。

  访谈估测法:凭借实地考察和当地老人,获得口头证据,推测树木大致年龄。

  针测仪测定法:通过针测仪的钻刺针,测量树木的钻入阻抗,输出古树生长状况波形图,鉴定树木的年龄。

  年轮鉴定法:用生长锥钻取待测树木的木芯,将木芯样本晾干、固定和打磨,通过人工或树木年轮分析仪判读树木年轮,依据年轮数目来推测树龄。

下一篇:二七区2022年公开招聘教师参加考察人员名单及有关事宜公告
上一篇:IT产业园社区服务中心召开“三零”社区创建分析研判会议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