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市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展示丨大邑县:创新构建“3+3”解
一是搭建“一心三庭六点”,规范共治调解体系。建立院机关“一站式”司法确认中心,3个派出法庭增设多功能司法确认室,邀请老党员、乡贤等就地调解、辖区法庭就地确认;在涉藏蓉籍党员群众法律服务之家、乡镇司法所、村社区调委会、道交联调、劳动争议联调、物业联调6个多元解纷场所设置调解服务联络确认点,对申请司法确认案件就近提交辖区所属法庭办理。二是优配调解资源力量,规范多元解纷平台。优选5名专职调解员驻庭调解,按员额法官、调解员、书记员1:1:1的模式构建调解团队,建立“巡回指导+下沉督导+从旁协助”三向发力解纷力量。在立案庭设置司法确认中心归口,同步配置联络专员,专项对接办理。三是夯实案件衔接审查,规范“一站式”司法确认。出台,针对物业纠纷等数量较多的案件出具司法指引,优化类案要素式调解。开辟司法确认案件绿色通道,实现“三小时内办结确认”。强化文书质评,选任2名退额法官为中心常驻文书质评员,降低瑕疵文书比例。
创新“三个引入”,保障确认无缝高效对接。一是引入精品团队,拓宽解纷渠道。推进司法确认程序与诉调、公调、检调、访调、行调“五调”工作机制有机衔接,打造“5+N”多元调解精品团队。整合专家学者、律师、人大代表等第三方力量,组建解纷“人才库”,协助提供法律宣传、咨询、指导等服务。二是引入诉前保全,提前权益保护。探索“诉前保全+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无缝衔接工作模式,建立先调阶段高效财产保全机制,诉前财产保全提示作为调解前必经程序,保障调解案件随案执行。制作调解类纠纷诉前保全操作手册,归纳适宜诉前保全的纠纷类型,尽量做到“可保则保,能保必保”。6-9月申请诉前保全案件环比上升57%。三是引入多元救济,延伸柔性服务。开通绿色救济专项通道,充分保障当事人、案外人等不同主体的异议申请权利。建立司法确认前虚假诉讼识别机制,罗列常见虚假、恶意诉讼情形,并通过当事人签订承诺书、类案检索等方式及异议后“二次调解”延伸机制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司法确认中心建成以来,受理司法确认案件450件,确认有效450件,实现有效确认100%,通过“多组织+专业化”模式诉前调解纠纷3022件,及时发现并化解预警矛盾360余起。诉前调解成功率排名全市法院第1名,诉讼服务指导中心信息平台得分排名全省、全市法院均为第1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