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养老金融属性突出 商业养老保险大有可为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扩大参与个人养老金的金融机构与产品范围,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的范围将拓展至包括商业养老保险、基金产品、银行理财、储蓄存款等适合投资的金融产品。11月25日,在36个城市和地区率先启动实施的个人养老金业务正式开闸,业内估算约有30家保险公司可经营个人养老金保险。
太保家园南京国际颐养社区体验馆正式开放,加上上海崇明颐养社区体验馆、上海普陀康养社区体验馆、正式开业的杭州颐养社区,标志着中国太保布局长三角养老服务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太保家园已形成“颐养社区、乐养社区、康养社区”三大产品线。
普华永道报告称,养老保险作为养老产业链中重要的资金环,应重视“医、药、养、地、科、护”等领域对保险业的协同与支撑,充分发挥产品端与服务端的协同作用。保险企业在丰富养老保险产品的同时,打造开放的合作平台,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优势互补,形成以商业保险为核心,链接养老服务相关的医药和器材、养老住宅、健康管理和护理服务,打造“产品+场景+服务”的大养老生态圈,形成养老服务闭环。
在市场分析人士看来,那些资产长期配置能力更强、广泛布局康养产业以及通过“保险+服务”提升客户粘性的头部险企,竞争优势有望凸显。周瑾在受访时也认为,如今保险行业马太效应加速,跑马圈地时代过去以后,大公司在过往的能力累积、成本投入、品牌和稳定性等方面更占优势。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在接受
“养老金融的安排最终还是要兑现到相应的一些养老服务。有实力的大公司以重资产形式布局,包括投资养老社区、收购科技公司、服务机构等。”周瑾建议,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保险机构可以在支付端做差异化的布局,中小险企也可以形成一定的区域性特色,如与开发商合作布局对接的养老服务和基础设施,还可以采取引入社会资本等更灵活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