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就业富民 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就业不仅牵动着社会发展,更是关系最大的民生问题。淮安区人社部门以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统领,积极开展就业富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多举措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人社力量。
就业富民,在促进就业上下功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区人社部门精准发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开展定向招聘。组织企业定期在乡镇集市等人流密集地区开展“零距离”招聘活动,把“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扶贫日专场招聘会”等招聘活动送到乡村基层,已组织招聘会69场,提供就业岗位8465个,达成用工意向累计8216人。二是强化培训功能。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开展培训,助推实现从农村普通劳动力到农村技能劳动力的转变。目前,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799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3547人,创业培训1177人。
政策为民,在落实政策上用心思。为更好发挥创业担保贷款促进创业就业作用,降低疫情对创业者尤其是乡村创业者造成的影响,区人社部门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前期调研中发现的贷款门槛高、贷款额度不够等问题,对富民创业贷款政策进行了提升贷款额度、核定利率上限、降低贷款门槛、还款适度展期等完善举措,进而加大对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帮助释放创业热情。今年以来,已累计为673名创业者推荐创业贷款11053万元,为37名创业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贴息51.62万元。
补贴惠民,在创业扶持上出实招。为切实做好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区人社部门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一是营造创业氛围。借助人社基层平台宣传栏、政策下乡宣讲活动等方式将创业政策广而告之,同时举办创业成功人才宣讲活动,积极树立农村劳动力创业成功的典型,以鼓励更多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倍增效应,已开展乡村振兴 “头雁”创业培训941人。二是落实补贴政策。将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创业场地租金补贴等政策清单化、明细化,向创业者精准推送,确保政策应享尽享。目前,共计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9.6万元,惠及49人;发放创业带动就业补贴19万元,带动就业94人。
产业利民,在城乡融合上求突破。就业工作根本要靠经济发展,就要优先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锚定强产增收目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组织创业培训、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乡村创业人才提供创业条件,激活乡村产业发展潜力,培育出多元化乡村经济业态,扩展就业空间,吸纳周围5万余名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关注特色小镇发展,稳步推进施河智教乐享小镇、河下非遗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以产业转型升级催生岗位,培育就业新增长极,帮助农村劳动力致富增收,为促进全面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