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行情投行追踪:维持港交所“增持”评级 首予加科思-B“

2022-12-14 13:06:28

   中信证券:维持港交所“增持”评级 目标价升至400港元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港交所(00388)“增持”评级,参考市场近期交投情况,调整公司ADT及投资收益预测,上调2022-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00/121/141亿港元(前值94/107/121亿港元),目标价上调至400港元。由于公司两大外生变量——龙头基本面反转和美元流动性改善,都有明显触底迹象。尽管估值修复已经先行一步,但从市值、ADT月度环比数据以及投资收益预期来看,2023年业绩修复预期较为明确。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华润啤酒增持评级 目标价66港元

  
 

   招商证券(香港)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华润啤酒(00291)“增持”评级,将2022财年盈利预测下调3%。预计高端化将持续到2023财年及以后,目标价66港元。公司管理层指出,2022财年销量应没有受到22Q4疫情影响,因为冬季通常是消费啤酒淡季。事实上,考虑到今年炎热夏季的强劲销量,公司在今财年销量可能会同比增长。

   报告中称,由于华润啤酒在关键的夏季月份增加了促销活动,次高端及以上市场板块在22年下半年的销量预计将高于22年上半年约10%的同比增长。品牌方面,喜力22年下半年的销量同比增长可达40%,高于22年上半年的同比30%增长。次高端及以上板块的增长应意味着22年下半年的均价有所增长。另包装成本在22Q4开始下降,但公司仍持保守态度,预计2023财年铝价将持平;23财年大麦的价格现在已经确定,预将同比上涨15%至20%。尽管如此,如果有需要,华润啤酒应该能够提高产品价格。

  
 

   中邮证券:首予加科思-B“买入”评级 目标价13.8港元

  
 

   中邮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加科思-B(01167)“买入”评级,预计2022-24年营业总收入为1.46/1.39/2.3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81/-4.51/-3.71亿元,目标价13.8港元。目前公司有5款管线年将发布多项剂量爬坡数据。多款临床前管线,包括KRASmulti抑制剂、P53Y220C激活剂和免疫刺激ADC等,将在2023-24年提交IND申请。

   报告中称,公司在核心管线:安全性潜在BIC、疗效第一梯队的KRASG12C抑制剂,有望2024年在中国上市。公司于ASCO2022上发布JAB-21822中国单药剂量爬坡数据,2L非小细胞肺癌的ORR和DCR高于竞品药物,RP2D剂量组(N=40)中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3%,远低于竞品,为将来的联用方案打下良好基础。2022年9月其在中国启动JAB21822治疗2L非小细胞肺癌关键2期注册临床,2022年12月该适应症被CDE纳入拟突破性治疗品种,有望在2024年上市。

  
 

   小摩:予九龙仓置业(01997)“增持”评级 目标价升至50港元

  
 

   国泰君安(香港)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华润啤酒(00291)“买入”评级,目标价62.6港元。中长期看,国内啤酒市场的高端化浪潮依旧方兴未艾。该行认为,公司更加受益于结构升级进程的同时,利润增长或将边际提速。借由进一步拓展白酒市场,润啤正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旨在成为综合性酒业巨头。

   该行表示,市场担忧润啤部分高端啤酒产品于过往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坚信公司高端化之路长期向前且不会后撤——该行的主张乃植根于其强有力的品牌与产品组合,高效运作的分销渠道模式,量身定制的营销推广策略,及卓越的管理执行能力等方面。就拟收购金沙酒业的交易而言,投资者则不应过度关切白酒行业近期的不利因素等。该行认为,啤酒和非啤酒业务间长维度的营运协同前景被低估。

  
 

   小摩:予九龙仓置业(01997)“增持”评级 目标价升至50港元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予九龙仓置业(01997)“增持”评级,预计将在2024财年恢复盈利11%,但仍较2018年顶峰盈利低出25%,目标价由43港元上调至50港元,认为该股有上升空间,但若股价升至50港元或触发投资者锁定利润。香港防疫措施持续优化,本地零售前景逐渐乐观。

  
 

   中金:维持医思健康“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升至8.7港元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医思健康(02138)“跑赢行业”评级,基于盈利预测调整及其打造美丽健康一站式的广阔发展前景,目标价上调40%至8.7港元,有15%上行空间。公司作为大湾区医美及医疗服务龙头有望受益。

   该行预计,医思健康9月香港地区门店客流已恢复相对正常状态,政策落地有望进一步提振消费情绪,也有助于降低门店人力成本,提升员工服务效率。展望下半财年,该行认为随着医美美容板块客流回暖及医疗板块新店客流爬坡,利润率也有望环比改善。此外,该行还提到,2019财年公司来自内地赴港人士的收入贡献约为6.2亿港元,营收占比约33%,认为该部分业务随着内地、香港通行便利性提升,具备逐步修复潜力。中长期而言,看好公司持续加强香港、内地业务协同,打造一站式美丽、健康广阔前景。

  
 

下一篇:今日港股异动个股一览:华虹半导体(01347)一度跌近8% 亚信科技(0
上一篇:世茂股份拟对旗下5只公司债展期4年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