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布局做优养老 养老排头兵工银瑞信“出击”个人养老时代
共上线家。
上线余天,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个人养老金Y份额合计申购已超亿元。
个人养老金基金正式开售,正式吹响了养老第三支柱的号角。当日,工银瑞信基金旗下工银养老2035Y、工银养老2040Y、工银养老2045Y、工银养老2050Y、工银稳健养老Y五只养老目标基金在全国36个试点城市率先“上架”销售。截至11月30日,共上线家三方平台。
上线余天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个人养老金Y份额已合计申购超亿元,有不少投资者选择一次购买了全年12000元的额度。
工银瑞信旗下共有12只FOF产品,其中养老产品共有8只,包括6只目标日期基金和2只目标风险基金,是业内养老目标日期FOF类型最全的基金公司之一,打造了养老基金的精品全矩阵。本次增设Y份额的五只养老基金,自成立以来就全部实现了正收益,并取得了明显的超额收益。运行时间最久的工银养老2035三年A,自成立以来实现回报为40.82%,年化收益率8.73%。工银瑞信养老2040A,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22.21%,年化收益率6.45%;还有成立于2020年1月21日的工银瑞信养老2045A,累计回报14.55%。
好的产品背后必然会有一个优秀投研团队的支撑。
据了解,工银瑞信FOF投研团队现有9名成员,拥有复合型的研究和工作背景,团队从资产配置、基金投资、研究支持等多层次立体投资,团队作战,无缝对接,达到1+1>2的目标。团队领头人、公司FOF投资部总经理蒋华安曾任职社保理事会资产配置处,也是社保基金规模由千亿向万亿的见证人。蒋华安拥有14年投资管理经验、资产配置及管理人选择实践经验。加盟工银瑞信基金后,蒋华安更是将此前形成的国际视野和国内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对FOF的风险和收益有了更加清晰的定位。
据蒋华安介绍:“我们团队有一定的梯队和培养机制,基本上每个研究员都会在基金研究和资产配置方面做岗位的轮换,每两年进行一次。这也是希望团队成员能够在多个岗位进行相应的锻炼,不断进化,形成全方位的视野。”
而工银瑞信的FOF团队,也被市场贴上了多元集结,精干高效,特色专业的风格标签。
2018年10月,作为公司首只FOF产品,工银瑞信养老2035三年A类基金问世,而其FOF团队的磨合与锤炼已4年有余。
回顾近些年来,A股市场风云变幻,2019和2020年演绎核心资产牛市,2021转变为结构性牛市,当下的2022年则是上演了资产荒。
与此同时,时间积淀下,工银瑞信基金的FOF投资框架定位也越发地清晰起来:战略配置为主、战术调整为辅、再平衡有纪律。
据了解,所谓的战略资产配置是指股票和债券的比例,而战术调整为辅,则是基于中观层面的考虑,主要是不同行业配置比例;再平衡有纪律则是指适度的均值回归交易。
“我们整体投研框架相对比较稳定,不会去赌某个方向或频繁做行业轮动,整体来讲我觉得FOF应该是一个去风格化的定位。不管是在大类配置还是二级配置,都遵循同样的原则。”蒋华安表示。
据了解,工银瑞信基金FOF团队认为,从长期看,只有产业趋势才能带来所谓牛市或者板块牛市,其2022年以来重点配置的四大板块:成长、消费、医药、金融周期。
未来,工银瑞信基金计划持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提升投资者持有体验。同时,计划采用系列化发展思路开发产品完善产品布局,保持同一系列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的一致和稳定,进而满足个人对养老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持续深化投教投保体系建设,聚焦于个人养老金客户需求,提供持续的专业陪伴,引导更多客户树立长期投资、理性投资、价值投资理念,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深入挖掘个人养老金应用多场景、多目标、个性化的需求,建立全流程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