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大央行果断行动是正确的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价格稳定是央行的义务,是经济的基石,美联储继续收紧政策是正确的。
在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美国CPI上涨了15.6%,英国上涨了14.1%,欧元区上涨了13.3%。对比如果央行达到了他们2%的目标,CPI上涨幅度将是略高于6%。
面对控制通胀方面的失败,央行有很好的借口,特别是新冠疫情和随后俄乌冲突爆发带来的干扰。然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并不仅仅是供应冲击。
在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三年里,美国的名义需求增长了21.4%,英国增长了15.8%,欧元区增长了12.5%,年化后的增长率分别为6.7%,5%和4%。这些需求增长率数字与这些经济体2%的通胀目标根本不一致。
在美国和英国,过去10年的价格水平复合年率达到2.5%。到本10年结束时,相比央行达到通胀目标的情况,这两个国家的价格水平将高出约6个百分点。
以前通胀过低时,美联储曾发表,维持货币政策与长期经济目标相一致,希望补偿过去较低的通胀,然而,现在情况反过来,大家却没有对称性地要求抵消过去的高通胀,要求未来六年增长限制在1个百分点。
尽管这种纠正过去错误的想法是不明智的,但如果市场认为,央行只会抵消过去的低通胀,而不会抵消过去的高通胀,那么就能顺理成章地推出通胀不会达到平均2%这一结论。也就是说,市场可能会认为经济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倾向。
有人会辩称,此举有可能引发金融动荡和不必要的深度全球衰退,甚至可能让经济陷入日本式的长期通缩。这也确实是一种危险。然而,在一个核心通胀率为6.3%的经济体中,很难说4%的利率是过度限制性水平。英国央行3%和欧洲央行2%的利率水平更是如此。如果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连这么低的利率都经受不住,那么只能说明经济状况已经差到了不可原谅的地步。
过去的政策失误与一系列重大冲击相互作用,导致了高通胀。如果要重新为增长奠定基础,就必须坚决而迅速地纠偏。紧缩的风险是真实存在的,但通胀根深蒂固的风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