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门大坝今生 新城崛起,玉环跨入环漩门湾时代
漩门一期大坝工程的顺利竣工,但玉环人民没有停止发展建设的脚步,漩门二期蓄淡围垦工程和漩门三期围垦工程陆续建成,一座新城在滩涂地上逐渐崛起,玉环就此步入“环漩门湾时代”,开启了从海岛小县向经济强市发展的腾飞之路。
大坝的建成打通了玉环岛的交通大动脉,不仅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出行难问题,也为大坝周边的村庄带来了新的发展生机。
位于漩门大坝旁的龙溪镇凤凰村由原渡头村和壳业村合并而来,在过去的摆渡年代,渡头村是交通要地,码头到处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大坝建成后,玉环进入了公路时代,大坝作为进出玉环岛唯一的陆路通道,更是让周边村民嗅到了商机。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村里的村民大部分以从事农耕和船运工作为主,大坝建成后,瞄准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很多村民纷纷转行从事手工业和餐饮服务业,有名的大坝糕头和大坝小炒就是在这里诞生的。”凤凰村党支部书记蔡灵明回忆道。
渡头村发展正酣的同时,原坐落于漩门西北面山岗上的壳业村也永别了几百年爬山的历史,实现了高山移民,在乡镇的统一安排下,村民纷纷下山造房建新居、办工厂、开商店,朝着小康生活阔步前进。
从改善群众出行到带动乡村发展,大坝架起了漩门两岸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为玉环城市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漩门二期和三期的开发,玉环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冒芽壮大,玉环工业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新城建设日新月异,小康目标提前实现。
“自从我们公司搬到了漩门二期,厂房越建越大,产值逐年递增,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在浙江利中实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谈起企业这些年的发展,公司副总经理王刚深有感触。
位于玉环经济开发区漩门工业城的浙江利中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开发、生产、配套及国内外市场销售的中加合资企业。2007年,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扩大,原位于坎门科技园区的10亩厂房已无法满足公司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为了寻求长足发展,公司将目光瞄准了当时新开发的漩门二期,并于2010年正式入驻新厂房。
“我们的新厂房面积先后扩大到80亩,新增了很多设备,这为企业生产注入了强劲动力。”王刚表示,漩门二期规范化的园区管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都是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自从入驻二期后,公司产能不断提升,去年产值已达6亿元。
随着产能的不断扩大,2017年,“利中”在漩门三期又购买了120亩地用于厂房建设,目前三期的新厂房已全面投入使用。
“利中”公司的发展历程是玉环启动新城建设以来,加快产业蜕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玉环经济开发区以创建现代化交通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契机,全力推进南湾智谷、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科创园等平台建设,2021年,园区176家规上企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约254亿元,预计“十四五”末超400亿元。同时,随着沿海高速、228国道、226省道穿城而过,高铁新区落户新城,温州、路桥机场近在咫尺,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雏形已现。2017年,台州南部湾区管委会在玉环湖畔挂牌成立,新城发展潜力不断夯实,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当前,玉环新城正围绕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打造浙东南地区重要发展极的目标,奋力奔跑、全力逐梦。
“下阶段,根据玉环市‘改造一期、主攻二期、决战三期’的总思路,我们将立足台州南部湾区经济圈特色功能区定位,充分发挥开发区在区位、空间、生态等方面的多重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投入、高效能建管,持续推进高品质新城建设,全力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努力建成‘魅力滨海城、花园生态城、活力休闲城、新型产业城’的现代化、国际化海湾新城。”玉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规划师陈贤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