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火爆!《流浪地球2》周边众筹都破亿了,商家呼吁:理性消费
电影流浪地球官博曾发布公告称,官方正版周边销售额破1200万,打破系列衍生品销售纪录,而评论区,网友仍呼吁片方多出一些包括手机壳、文件夹以及包括乐高等在内的衍生品周边。
希望观众看完电影后不要着急下单,等几天冷静后再想想自己是否还需要这些周边产品。此外,还指出,“虽然店铺支持花呗付款,但希望大家一定要在快乐观影的基础上理性消费。”
此外,
中国科幻和超级装备的“绝佳联袂”
大年初一的凌晨,徐工集团
而
徐工集团相关负责人向
在电影北京首映礼现场,导演郭帆感叹,拍摄中运用到的“钢铁螳螂”,就是一个现实版的变形金刚,“整个拍摄期间我们在徐工看到了很多很多真实的科幻,看到了真正的工业。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因为这些我们自己人做出来的!”
“重工”遇上“文创”,谈及此次在的强势“出圈”,徐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关于文创产业的布局还在持续规划中,以后将在这一领域尽量探索。”
电影规模和IP开发的“实力差距”
在成熟的电影市场中,电影票房往往只占收入一小部分,更多收入源于IP授权。作为泛娱乐产业链的下游,衍生品行业无疑是IP变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像是迪士尼,通过影视制作和衍生品售卖联动,主题乐园与媒体网络结合,迪士尼全球授权IP零售额长居世界榜首,2021年高达562亿美元。仅靠“艾莎裙”一项就获得了约4.5亿美元收入。
此外,像是美国漫威每年来自其授权衍生品的收入可以达到10亿美元;而在衍生品市场最为发达的日本,衍生品的销量甚至超过了电影和动漫行业本身的收入。数据显示,日本动漫产品播出环节与衍生品开发环节的利润比为3:7-1:9。
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达472.58亿元,约占全球总票房35%,但衍生品开发及授权才初具雏形。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授权市场规模不到全球的4%,市场潜力仍有待挖掘。
艾媒咨询此前发布的报告指出,“相比于国外,中国影视IP产业链尚未充分发展,未来影视行业的企业将借助影视IP,发展周边产品、广告代言、主题展会、主题乐园、文旅小镇等影视IP衍生产品,影视IP产业链将趋于成熟。”
在原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尼跃红看来,“中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从IP到IP授权转化、产品开发、市场营销、授权市场推广的产业链。”
事实上,在异彩纷呈的电影IP开发中,科幻电影无疑是最为特别的存在之一,从、、、、无不体现出极强的粉丝号召力与IP变现能力,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一名科幻行业资深业者指出,“目前科幻周边衍生品的商业逻辑在不断被验证,有助于科幻产业链不断丰富、成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能成为新的行业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