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地产媒体人的一年 离开地产媒体,加入产业智库机构,“挑战从0
的她,转行到了主要承接政府项目和商业项目的咨询智库机构,岗位职责也从以往单纯的内容创作,转变为包括内容、渠道、策划、公关等在内的整体品牌宣传。
工作有很大难度,另外个人情感上也过多受负面事件影响,状态不佳。
之外的领域更多拓展工作技能,所以最后综合考虑,选择换一个职业赛道。
时写过的项目,跟对象描述的或多或少也有些差异,不像他们口中说的那么“无事发生”,也没有十分“抓马”,但商业项目的人流量确实不太大。
“也对比了一些城市的发展,感觉房地产依然是每个城市的支柱性行业,并且会带动很多行业的发展,房地产经过慢慢调整还是可以有新的更大发展的,不过我是没耐心等待了,打算换一个新的领域。”
王慕青回顾在行业寒冬时找工作的经历,应聘的公司大不免会问从上一家公司离开的原因,青青一般都会回答,“想迎接新的挑战,开拓新的技能“。她说即便没有提及以往行业情况,但大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一句,房地产情况不如从前了。“这也许是大家的普遍感受吧。”
最后,王慕青接受了一家咨询智库机构的邀请,这是一家在政府扶持下成立的产业智库机构,主要为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集团提供决策咨询建议及产业服务解决方案。这与她的职业规划和未来生活相契合,王慕青偶尔也将应聘到现在这家机构,归结为机缘巧合、比较幸运。
“换到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
谈及现状,王慕青表达了对目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和领导处事的满意。
“工作内容上,从以往写作的单维度工作,变成了现在的访谈、写作、传播、公关、宣传等多维度工作,既兼顾了以往的新闻技能,又拓展到对人、对物的传播技能,目前公司的品牌也属于初创阶段,可以挑战自己从0到1做项目的工作过程,接受这份工作时还是挺开心和兴奋的。”
入职到现在半年多,王慕青搭建出了初步的品牌传播框架,取得了一些工作成绩,但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对新的专业领域内容的把握、市场动态的跟踪、受众心理的分析、团队的配合、经费使用等等,计划和实际之间总是有很多突发状况需要处理,好在有领导和团队给予支持。”
王慕青说,现在的工作领域虽然与以往大不相同,但业务项目或多或少还涉及以往房地产知识领域,比如城市更新、工业上楼、园区规划等等,她感慨房地产的影响性之大。
因此虽然离开了,王慕青依然对房地产行业的人和事保持着观察思考。她说,手机里还有一些当时对象的联系方式,比如房产中介、地产公司品牌负责人等,他们的一些朋友圈动态也会经常关注。
而其中对她触动比较深的是同在行业的地产中介和品牌,对年底政策表现出的不同态度和克制。
“相比地产品牌人,房产中介似乎对政策发布更敏感,有很多地产热点都是从他们那里关注到的,只不过在他们的表达中,凡涉及房地产政策的内容都是积极且对房地产销售有‘即刻’拉动作用的,‘有必利好’,能感觉到他们真的太期待房地产能够立马恢复到行情好的时期了。”王慕青说,而地产品牌人发布的品牌动态,正常交付内容占了多半,以往都是拿地、销量等等,感觉大家能够挺过艰难时刻就很不容易了。
但总结自己的2022年,王慕青坦言同样不容易,“我的2022年,除了换到一份比较心仪的工作之外,也有经历比较糟糕的事情。”
“捡开心的就说工作吧,换了一个行业和工作内容后,虽然还需要不断磨合的地方,但其中获得了很多新的成绩,比如说我做的品牌传播全案不仅获得了内部认可,并且经过团队打磨,在外部也有一些水花。设计的栏目和内容获得客户关注,并带来新的销售线索,促进了产品的销售转化,这些成果都是很令人开心和兴奋的。”
王慕青春节前述职汇报PPT最后以谋定而后动结尾,她兴奋地说,我们计划将2023年的品牌传播重点放在产品和客户上,培育粉丝,扩散品牌口碑,集中力气打开我们产业成果报告、专题报告的知名度,实现更大的营销转化,另外对团队制度和工作流程要制定一些标准。
在的最后,王慕青感慨,其实每个行业都没有朝阳和夕阳之说,只要审时度势、找到适应自身业务发展的创新发展办法,都能找到突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