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多举措深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创建
瓯海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百日攻坚行动”,实现市级以上占比率从52%至90%以上的大幅提升。
坚持问题导向,对标补差。目前瓯海区190个村创成金蟾社区、山根社区2个国家级民主法治社区,19个省级、78个市级。针对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占比不高的情况,提前部署开展“清零行动”,目前已申报新创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1个、省级6个、市级73个,超额完成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比例75%的指标要求。
强化民主自治,激发活力。规范城乡社区议事协商制度,通过群众议事协商,完成东花老人亭改建、南塘一组团地面停车场乱象整治、北村住宅小区环境整治等项目。指导瓯海区190个村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纳入“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和配合温州防疫码查验”“垃圾分类”等内容。印发《瓯海区关于持续推进基层松绑减负22条措施》,落实新瓯社区基层减负监测点,不定期开展“三多”事项督查,清理上墙制度1项。
巧借外力参与,同频共振。联合律师事务所升级改造郭溪街道郭南村塘下中心公园,辐射温瞿公路交通动脉以及周边镇街和中小学校。定期安排律师“坐班”瓯海区各村的法律援助工作点,为村居居民提供来访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受理。畅通“12348”法律服务热线 小时不打烊”法律服务模式,宣传“浙里办”APP、浙江政务服务网、12348浙江法网等网络受理渠道。
丰富创建内涵,提升素养。在瓯海区190个村社已实现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的基础上,每个村社新培育2名“法律明白人”,实现各村社分别配有1名法治带头人、3名法律明白人,并全面开展“法律明白人”轮训,力争到2025年底每个村社配备至少8名法律带头人。截至目前,各镇街、村均已建立“法律明白人”初选信息登记,瓯海区培养的570名“法律明白人”中,村两委干部占95.98%,人民调解员占34.11%。其中党员占92.1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9.89%,高中文化程度占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