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列宁学校:用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靠特色打造教育品牌
华池县列宁学校以“传承南梁奋斗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品牌”为办学目标,植根历史,开启未来。以革命传统为营养基,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教师成长为着眼点,以奠基人生为风向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课改实验,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办学水平逐步提高。
华池县列宁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系全国红军小学,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庆阳市示范性初中。目前,校区占地66亩,建筑面积22000平方米,有25个教学班,996名学生,84名教职工。
走进华池县列宁学校,校园里环境整洁大气,浓郁的红色文化,时刻向世人展示着这所百年老校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教室里,学生整整齐齐的端坐着,老师们用丰富有趣的授课方式,吸引着每个学生的注意力。据了解,列宁学校课程文化改革,彻底解放了师生发展空间,偿还了学生课堂思考练习时间,拓展了课后自主发展空间,教学质量连续位居庆阳市榜首,实现了减负和增效的双赢。
华池县列宁学校团委书记赵彦东说:“学校一贯坚持“135”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改革。打破学科壁垒,丰富课程内涵,坚持重大节日、纪念日、传统节日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比如,我担任九年级思政课教学,通过重走长征路、端午节、中秋节主题体验活动,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在课程改革方面,学校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使红色基因代代传,创造性的实施了“1410”红色教育工程。开发“南梁腰鼓”“南梁历史人文剪纸”和“红色经典吟诵”等四类校本课程。通过实施学唱一首红色歌曲,观看一部红色影视剧等红色主题教育让学生真切体会在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下,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学校严格落实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把大课间、社团活动、主题活动等纳入课程体系,以培养兴趣、提高能力为目的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华池县列宁学校九一班学生张允泽说:“自从我校进行课程改革之后,增添了许多的社团活动,其中就有美术社团、软笔社团、硬笔社团和棋类社团。我加入了软笔社团,它锻炼了我的性格,是我走向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在多媒体教室,
华池县列宁学校一年级教师王椰说:“学校管理文化日新又新,止于至善,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色,每周一次的周例会和教师论坛活动使教师成了真正的主角,通过例会,广大教师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故事,传递着教育正能量。”
80余载薪火相传,近百年弦歌赓续。华池县列宁学校在战火硝烟中诞生,在阳光雨露下成长,如今,新时代的列宁学校得改革繁荣之天时,占南梁沃土之地利,拥凝心聚力之人和。近年,省、市、县级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模范教师等优秀人才不断涌现。教师获县级以上各类奖励300多项,发表论文30余篇,学生获县级以上奖励300多人次。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第二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红军小学五星级学校,这些荣誉称号诠释了华池县列宁学校教育事业的辉煌。
华池县列宁学校副校长廖喜龙说:“近年来,华池县列宁学校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担当使命,砥砺前行,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办学质量,迈入了努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学校的快车道。2021-2022年连续两年高中升学率、毕业会考人均成绩、九科及格率在庆阳市农村学校排名第一。后面我们将不负厚望,牢记重托,继续为办好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