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清下午茶丨市委书记曹国良与文化企业代表面对面:努力做大做强
“我们是专业制作古代铠甲的,疫情这两年虽然影视订单收缩了,但零售这一块在大幅增加,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影视订单。但现在我们遇到了两个制约增长的问题。一是备货压力比较大,需要扩充产能,但场地不够用;二是资金压力比较大,融资比较困难。”9月3日下午,在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求是书院举行的新一期“亲清下午茶·政企恳谈会”上,浙江炼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温陈华面对面向市委书记曹国良提出了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
“你们的铠甲是怎样的?”温陈华刚说完,曹国良就立即追问。
“我们的铠甲是按照古代工艺、材料,根据古代文献及同时期的雕塑、壁画等进行制作,类似于考古还原,国内能量产这类铠甲的几乎就我们一家。”温陈华回答。
“那你们今年销售大概能做到多少?价格是怎样的?”曹国良继续追问。“我们的合作对象主要是严肃历史影视剧、博物馆、旅游景点等,像《风起洛阳》《长安十二时辰》等热播剧中的铠甲都是我们做的。一整套的线万多元,今年基本上能做到1000万元。”温陈华说,企业经常受邀参加央视、湖南卫视等多个官方媒体,推广中华甲胄文化和海宁文化。这两年传统文化复兴,给企业带来了很大机遇,传统甲胄非常受欢迎,销售增长很快。
▲浙江炼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铠甲
“你们拥有独特的工艺,又是国内唯一的,市场前景非常好,要抓住机遇,开发更多产品,努力做大做强。”听完温陈华的回答,曹国良非常高兴,“至于你提到的资金和场地问题,我们和你一起想办法解决。”“感谢曹书记!”听完曹国良的话,温陈华信心十足,“我们一定会扎根海宁,努力做大做强。”当天,在轻松的氛围中,浙江力天影视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刘畅、浙江潮城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惠良、海宁铁三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昕、海宁市蘑菇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赵明等5家文化产业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创业故事、企业的发展情况、未来规划及发展中碰到的融资、场地、人才等问题。曹国良边听边问边记,不时和大家互动,并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相关部门也现场回应了企业提出的有关问题。
曹国良对5位企业家抽出时间来参加“亲清下午茶·政企恳谈会”表示感谢。他说,海宁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整合政府、企业、人才等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相关部门要构建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机制,形成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产业联盟,互通有无、相互扶持、抱团发展;要构建文化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文化投资公司、文化产业基金等投融资平台,把海宁文化元素、文化IP等文化资源及文化对外投资整合起来,推动海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