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让金银花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通渭县金银花全产业链

2022-12-07 01:38:35

  通渭县抢抓甘肃省培育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和定西打造“中国药都”战略机遇,全力打造“陇中百万亩生态产业示范区”,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助推脱贫攻坚、优化生态环境的“黄金”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做大、群众增收与环境改善相宜相长的新路子。目前,通渭已发展成为全国第四大金银花主产区,西北最大的金银花种苗研发培育基地、最大的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最大的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金银花,已成为通渭的又一张“烫金”名片,是甘肃中医药产业纵深发展的一枝新秀。

  示范区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李家店乡打造核心示范区1万3千亩,带动通渭县金银花种植面积14万亩,产业规模达到6.5亿元。通渭县已成为全国第四大金银花生产区,且种植标准化、集约化、制干工业化在全国领先,是中国高端金银花最大种植基地。先后建成了金银花产业“一基地二园区”,一基地为标准化种植基地,通渭县通渭县现有标准化种植基地12万亩,在龙头公司的主导下按照“五统一分”的模式运作。二园区一是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区,由清凉沅公司在通渭县范围内流转土地5000亩,打造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区;二是金银花健康产业园,带动金银花产业向园区化、工业化、产业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

  标准体系优化完善,实现有标可依

  通渭县注重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标准化在通渭县特色优势产业中的普及应用,通过对通渭金银花产业现状调研和综合分析,科学谋划设计标准体系结构,搭建了基础标准子体系、技术标准子体系、管理标准子体系和工作标准子体系三个层次、二十五个模块。广泛检索、搜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形成了包括152项标准在内的示范区建设标准体系,含基础标准17项,技术标准90项,管理标准27项,工作标准18项,其中,国家标准49项、行业标准41项、地方标准6项、团体标准1项,示范区制定内部标准57项。实现了金银花育苗、示范种植、整形修剪、田间管理、采收、产品加工、产品研发等全产业链、关键控制点的标准有效覆盖。制定甘肃省地方标准4个。

  品牌竞争力逐步增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示范区全面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化发展方向,全力打造“通渭金银花”品牌,成功注册“清凉沅”商标,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研发金银花茶、金银花日化品等“清凉沅品牌”衍生产品4种,还正在积极申报“通渭金银花”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通渭县连续五年举办“金银花节”,进一步扩大了金银花产业影响力。示范区坚持走“市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路子,探索出了“四分红一带动”的助力建档立卡户脱贫的新模式,即“土地入股分红”、“资金入股带动分红”、“劳务入股分红”、“合作社入股分红”、带动通渭县金银花种植户面积4.06万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93万户,总面积达5.79万亩,农民增收1.2万元/年。金银花种植已经成为通渭县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广泛种植金银花,进一步扩大了植被覆盖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对涵养黄河上游水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篇:蔡家庙乡持续开展扶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
上一篇:新庄镇召开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