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箱集市”点亮夜经济
夜幕下,打开汽车后备箱,拉起气氛灯带,摆开小桌子和小黑板,二维码一贴,后备箱集市便开始“营业”了。
今年6月以来,后备箱集市成为古城夜生活的又一道风景线,浓缩在方寸之间的“箱铺”,成为当下部分年轻人对时尚生活的追求。连日来,
“请稍等,前面还有3位。”8月14日晚上8点半,在越城区世茂广场前,
老王来自江苏,在绍兴工作已有10年,开着一辆黑色越野车,今年6月起开始做起“后备箱”生意,28元一个的汉堡,他平均每晚能卖出30个左右。“就是喜欢,做着也挺有意思。”老王对
在世茂迪荡湖公园周边和城东体育中心门口,从今年5月底开始,每到傍晚,一辆辆小轿车沿着马路边或者停车场依次停好,从5元一杯的绿豆汤、木莲豆腐到20元一杯的手打柠檬茶、气泡柠檬水,不少刚刚夜跑结束的市民纷纷前来购买。“绿豆汤让我妈妈煮的,柠檬茶现学的,出摊还能交朋友,一举两得。”95后的小韩就住在世茂广场附近,他经常同朋友“背靠背”出摊,每晚可以卖出上百杯冷饮。
“我们更像是流动摊贩,城管还是会监管的。”中,一位“移动小酒馆”摊主文文告诉
“实话说,后备箱卖的饮食我不敢吃。”在银泰商圈附近的后备箱摊位边上,陈晨看了许久后,还是一脚迈进了一旁的便利店。“不少人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固定经营位置,进货渠道也不明晰,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都不知道去哪里维权。”陈晨说。
后备箱集市与汽车文化、地摊经济、露营经济有着紧密联系,但是作为一种新业态,它也存在“背后的烦恼”,如交通秩序、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给城市管理带来不少挑战。
对此,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向
今年7月以来,越城区迪荡街道复旦科技园内,晴好天气时每天晚上有10多辆车在园区内“出摊”,并且想进来摆摊的车主还在不断增长,这场烟火气在扩面的同时,也面临保质的追问。“它更像是一种‘完成升级’的地摊经济,我们园区90%是年轻人,其中百度、华为员工下班都在晚上8点以后,有了这个集市,下班后喝杯饮料,与陌生朋友聊聊天,给年轻人创造了夜生活的新模式。”复旦科技园相关负责人告诉
如何帮助他们走得更远?对此,复旦科技园准备“品牌化”打造后备箱夜市,逐步推动其走向规范化。目前,园区在越城区有关部门协助下,联系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为入场经营的后备箱车主答疑解惑。“作为新兴经济消费形式,必须以更规范的方式开展经营。”园区负责人丁鼎表示,接下来,科技园将一如既往做好场地服务,要求业主办齐相关手续,且按规有序加入集市。
“我们也需要这样规范化的特定场所,推动夜经济持续发展。”越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