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矿山建设迎来新机遇

2025-04-14 09:13:37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性产业,智能化建设是推动矿山安全发展、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今年的在距离哈密市区200多公里的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湖铁矿生产现场,智能化矿山建设已迈入远程驾驶和无人值守采矿阶段。管理人员可在自主研发的综合管控平台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及信息,及时准确作出决策。此前,大明矿业已完成井下采掘业务全流程的机械化升级和管理数字化改造升级。

  “地下矿山生产是复杂的多系统、多空间作业。”新疆大明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明表示,公司创立的“模块化集中联合作业”矿业工程管理模式,摒弃了传统生产模式中“大空间、多作业面”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生产管理难题,采矿劳动生产率13351.4吨/人年、吨原矿用电能耗指标9.8千瓦时。

  许明提到的“智能化矿山”,指的是通过对各施工工序的标准化,在矿体建模及模块化生产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方式,对各工序产生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及信息化,利用智能设备,形成以智能设备为抓手的新型矿山生产组织模式。

  近年来,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科技创新方面,批准建设5个矿山智能化相关的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一批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标准引领方面,发布应急管理部党委委员、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局长黄锦生介绍,截至2024年9月,全国建有1642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859处,有30余类2640台机器人、1328台无人驾驶车辆推广应用,1.7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随着矿山智能化建设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有望再上新台阶。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刘涛表示,将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迭代升级,重点推进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智能化改造,继续组织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试点示范,提升常态化运行水平,力争2025年底大型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中国矿业大学发布的虽然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蓬勃发展,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等问题,与真正实现全面智能采矿还有一定距离。

  “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及工艺技术水平是决定智能化矿山建设的先决条件,财务逻辑是最根本的影响因素。”许明认为,助力矿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不仅是新装备、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形成一整套标准化高效管理系统。智能化矿山建设也应与后期运行及维保紧密结合,否则就会出现有“患者”没“医生”的局面,而这恰恰是目前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核心点。破局点在于企业自己培养“医生”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对系统建设提出优化改进的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建议,部署矿用5G专网与本安型光纤传感系统,确保深井通信与数据监测的高效与安全。同时,建立矿山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数据中台,打通设备数据流,利用数字孪生技术优化能效,实现采、掘、运、洗选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下一篇:泉城如何建地铁来自济南的调查
上一篇:协同推进开源大模型质量跃升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