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以人民幸福之义,赴文明典范之约

2022-12-14 18:39:59

  正式施行。从此,成都人有了自己的文明行为准则。无论是大声喧哗,还是咳嗽、打喷嚏时不遮掩口鼻,或者音响设施外放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和生活,这些日常生活中大家容易碰到的不文明行为,条例都一一进行了规范引导,让市民因文明友善而收获一份亲切感。

  “律己而惠他”,是这部条例最为显著的特色。通过知礼、明礼、习礼、达礼,成都市民将携文明意识而互相奔赴,既成就了自己,也惠及了他人,用文明习惯织绘城市新面貌、新风尚。

  善治,让市民共享安全感。通过构建“智慧创建”云平台,成都打造智慧交通体系,助力文明创建、文明交通、文明行为的智能化管理。比如,人行横道上AI监控系统可实现对斑马线文明礼让的精准识别,行人过马路时,又多了一份踏实。

  文明靠民:让人民拥有信仰让城市充满大善

  小善养心,大善润城。城市有灵魂,人民有信仰,社会有动力。

  从“文明高地”迈向“文明高峰”,每一位成都人都应参与其中。用更高能级的文明点亮幸福生活,值得每一位成都人拥有。成都倡议每一位成都人,以身边的好人好事为标杆,秉持崇德向善、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传递平凡之善,点赞平凡之善。

  文明之善,善在信仰笃定。为了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吸引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微课堂、党的二十大知识问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等声音不断从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里传出。

  

  文明之善,善在温暖他人。截至今年12月,成都注册志愿者总人数已超过343万,超过成都常住人口15%。志愿活动照亮城市文明之光,无数颗善助之心共筑一座公益崇德的温暖之城。

  以文明之我点亮文明之城,在成都,每天约有3万人次通过成都志愿者服务平台——“文明兴蓉”参与文明实践或志愿服务活动,日均开展活动数量超过500场。截至目前,成都的332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不仅是市民的“15分钟实践圈”,更是“美好生活的幸福圈”。

  今年6月,成都三环路上一辆货车撞击电线杆后起火,紧要时刻,经过车辆纷纷停到路边,十多名“无名英雄”挺身而出,成功将被困司机救了出来。当你需要帮助,当城市需要挺身而出,这座超2000万人口的城市就会出现无数的“盖世英雄”,而他们,其实都是最平凡的市民。

  文明之善,善在分享与传递。为切实助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成都常态化开展“平凡之善”“文明先锋”“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选树活动,让“温暖成都”鲜明标识更亮丽。

  如今,越来越多的成都市民加入到文明公益大使、市民观察员、市民监督员的队伍中。通过他们的带动,更多的市民关注、支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从秋到冬,成都文明公益大使们的身影遍布在全市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开展以文明交通、文明礼仪、光盘行动等为主题的十余项“创典范”系列文明宣传活动。

下一篇:哈尔滨联通 哈尔滨联通区号是多少?
上一篇:全球市场观察:美元抛售暂停 关注美联储利率决议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