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份保障

2022-12-10 20:19:49

  2014年12月17日,位于椒江洪家星星电子产业园内的台州大学生创业园开园。2017年,椒江区浙江省首创开展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工作,接种率连续三年居台州市首位。2019年4月24日,椒江“义家”成立,成为浙江省首个区级社会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2020年7月,椒江区在台州市率先上线月,椒江“卫你办”上线日,椒江区第一家社会兴办托育服务机构完成备案。2020年11月10日,台州市首家国有专业托育机构椒江区明和雅苑托育中心开园。2021年6月29日,椒江区首个怡家社区食堂试营业,为周边老人解决了就餐问题。2022年8月22日,全国首个陆岛应急救护无人机在台州市中心医院成功首飞。

  群众的幸福感从哪里来?

  “打了免费流感疫苗,我这几年感冒都很少了。”“以前吃饭还要子女大中午的赶过来帮忙烧,麻烦得很,现在直接点餐,怡家食堂送上门。”“我每个月低保950元,药又可以报销,生活没问题。”“椒江是一个很有安全感的城市”……

  一句句群众发自肺腑的话,一张张洋溢着满足的笑脸就是最好的回答。

  十年来,椒江区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生活更美好、百姓日常更安全作为出发点,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医疗条件,创新养老服务,提高群众就业率,让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劳有所得,不断提升椒江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美好生活照进了现实。

  快速、暖心,群众健康迈上“省心道”

  10月11日上午,洪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副主任医师蔡海红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诊室,患者老李一进来,立即上前挂号,蔡海红仔细地给他看诊,开诊疗单,老李用手机调出电子医保卡一刷付费完成,看病结束。

  “这个是我们的诊间结算,挂号、就诊、开单、付费全流程在这里完成,特别是需要空腹抽血化验的,让群众省去了跑上跑下的麻烦。”蔡海红说。2017年10月25日,椒江区基层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一卡通”一卡就诊,诊间结算。就医流程大大简化,节约了时间,减少现金使用,让患者看病付费不再反复排队。

  “以前不到万不得已,我们都不想来医院,太麻烦了,现在方便多了。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做CT、B超,看病结算也很方便。”老李谈起如今的就医速度和条件竖起了大拇指。

  8月29日下午,章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启动当年度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肺炎疫苗活动,很多老人立即自发前来接种。“我们每年都来打的,打了身体好,不感冒。”应荷英是章安街道梓林村的村民,她一接到村里的通知,就第一时间和老伴前来接种。76岁的朱正国也是“积极分子”,他说:“打了有效果,又免费接种,大家都愿意来,人老了最怕生病。”

  自2017年,椒江区浙江省首创、全国县区级首个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工作,接种率连续三年居台州市首位。目前,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接种成为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

  说到医疗报销,尤其是慢性病以前报销是一件麻烦事,但自从有了“卫你办”,2-3天的报销时长缩短至实时报销。2021年9月,“卫你办”针对退休干部职工、慢性病患者、低保边缘户等特定群体,依托“浙里办”平台,区卫健局协同10多个部门,整合事后医疗报销和补助政策,达到实时报销和补助,为特定人群提供一体化、一站式线上线下医疗帮助服务。预计每年能服务椒江5万多特定人群,帮助金额达700多万元。”“卫你办”还被列为浙江省数字社会系统最佳应用、省卫健委“揭榜挂帅”项目。

  在基层一线年的蔡海红,亲眼见证了椒江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变化。“十年来,椒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都换成了新大楼,各项医疗项目也愈加健全,如CT、生化、肿瘤指标等直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做。市区的医疗专家也固定下来坐班,我们洪家自2013年起还成立了康复病房,让周边的村民不出街道就能做康复治疗。”蔡海红说。

  十年来,椒江区投入2.8亿元,完成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造提升。椒江区基层医疗机构用房由15089平方米增加到56250平方米,床位数由零增加到450余张。联合台州二院在葭沚中心成立台州首个医联体睡眠医学中心。在台州市率先启动全科医生签约服务,椒江区组建签约服务团队113支。与省、市知名医院建立中医、妇科、口腔等22个“专科联盟”,打造12家名医工作室。建成各类托育机构58家,托位2420个,实现托育机构街道全覆盖。浙江省率先启动海岛“三医联动”,在大陈岛实现看病、买药、支付三个环节贯通,惠及岛上群众及游客30余万人次。打造数字化医疗服务体系,成立大陈岛智慧健康驿站,引进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建立浙江省首个海岛医院5G数字诊疗超声评价项目,让岛上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上海专家。今年8月22日,全国首架陆岛应急救护无人机首飞,让运输时长从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极大提升紧急医疗运送效率。椒江区还获评“健康浙江”建设先进区。

  便民、贴心,“小切口”提升民生“大保障”

  吃穿住行,吃排首位。在椒江,一到饭点,老人们都前往周边自己的“专属食堂”就餐。有的在怡家社区食堂枫山店堂食,有的在城隍浦店吃,有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吃,还有的则在家等来了送餐上门。在这里,老年人的吃饭问题不再烦恼。

  “年纪大了烧饭成难题,本来是子女每天给我做饭、送饭,现在有了怡家食堂,就不用麻烦他们了。”自怡家食堂开业以来,石招娥老人就成了那里的常客。而腿脚不便的张贤刚老人,则在怡家社区食堂订了2个月的中晚餐,吃饭不再愁。

  十年来,随着推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建设,椒江区部分空巢、高龄等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凸显。为解决这一难题,2021年,椒江区把老年食堂建设纳入民生实事,探索“国企参与、政企联动”新路子,打造椒江养老助餐品牌。截至目前,已建成投运怡家社区食堂5家,为老人建档办卡3198人,另有2家正在建设中。并计划两年内在椒江区建设9家以上怡家社区食堂,同时以每家社区食堂为中心,以“行政村周边3公里,城区2公里”的范围覆盖,辐射10-15个助餐点,形成“怡家社区食堂-助餐点-个人”的三级老年助餐体系。

  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乐,十年来,椒江区致力于提升养老服务。截至2022年6月底,椒江区共建成示范型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家,实现镇街道全覆盖,另有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78家,配有日间休息床位及躺椅近4000张,其中,已建成的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为辖区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椒江区80%服务中心委托第三方开展专业服务,为困难家庭老人及有需求的老人开展上门服务,2022年已开展活动1284场,上门服务18024人次。这些照料中心已俨然成为老人们的活动乐园。

  “一老一小”关切民生,对小的保障椒江区也没有忽略。自2019年起,椒江区以增强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为目标,努力构建“政府支持、家庭为主、多方参与”的托育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幼儿多层次、多样化的照护服务需求。建成各类托育机构58家,托位2420个,每千人托位数达3.49个,实现托育机构街道全覆盖。首批建成3家成长驿站,创建海岛婴幼儿“共同富裕”服务点。

  “10年,变化的不仅是城市硬件,也完善了各项社会保障。”区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陈用标说。他介绍,这十年,椒江区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省救助系统为平台,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等为基础,医疗、住房、灾害、教育、就业、临时救助等专项救助及慈善救助、社会参与等于一体的8+X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得到了有效保障。10年来,低保标准从2012年的340元/月提高到2022年的950元/月。救助模式也从原先的物质救助向物质救助与救助服务并重转变,更好地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

  十年来,椒江区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方面投入,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会救助制度,解决人民工作生活后顾之忧。2021年末,椒江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40万人,比2012年末增加4.99万人,年均增长2.3%。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深化。2021年末,椒江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864人,比2012年末增加126人。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4176张,比2012年末增加1194张,年均增长3.8%。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2012年的80元涨至最新每月235元。

  平安、智能,提升你满满的安全感

  长久生活在一个城市,最需要的是什么?很多人都会说是安全感。而安全感来自哪里?来自一份稳定的工作、一张良好的治安网和和谐的生活环境。

  以前怎么找工作?招聘网、人才网、线下招聘会。如今,这样的招聘早已“OUT”了。十年来,椒江区线上线下齐发力,为高校毕业生精准送岗。线上打通“云招聘”“空中双选会”“直播带岗”等云端引才通道,今年就面向国内30余所高校提供3558个岗位,需求人数近1.66万人,达成就业意向3032人;线家企业进高校、进市场,举办公益招聘会;开展应届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专场招聘会,为他们量身打造就业岗位。并完善各项生活保障,建立人才公寓、开办椒江区文昌第一小学,为人才落户、住房、子女就学等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椒江区还充分开发就业见习岗位,为应届毕业生和待业青年提供就业实践岗位。积极宣传各项创业政策,缓释企业资金压力。今年以来,椒江区城镇新增就业8987人,失业人员再就业877人。

  “椒江治安变化还是很大的,以前我们走在路上或开电动车,都有人提醒包包要放在胸前,现在‘两抢’早已成为历史。”在椒江生活了20多年的陈女士说,现在偷盗情况好像也很少,就是有也很快被抓住。

  十年来,椒江区积极开展智能化平安建设,社会治理方式不断优化。2020年7月,椒江区在台州市率先上线全域智能防控平台,打造了“预警—处置—反馈”闭环,确保走明去向、来能预警、动知轨迹、全程掌控,称得上是“空地一体”的全域立体化智能感知系统。截至目前已建设104家智安小区及全域智能防控平台,辖区侵财案件总数同比下降35%,入户盗窃案件同比下降76%。建立椒江区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首创“1+3+X”对接模式,诉前化解率达75.73%,位居浙江省第一。“义家”成为浙江省首个区级社会化社会治理服务平台。打通基层治理四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管平台,实现综治案件转移和办结。在浙江省率先制定《椒江区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办法》,创新“一图一网三管控”模式,成为浙江省唯一全面建成小微园区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的区,全面覆盖“三场所三企业”。

  2007-2018年,椒江区连续12年被授予平安县,2019年捧回“平安金鼎”。2020年10月,椒江“义圈”创新出炉,探索出了一条以“义家+义圈”为核心的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新模式。

  这样有安全感的椒江还留不住你吗!

  十年,对于一个青年来说,这是一个奋斗的黄金时段。十年,对于一座城市建设来说,可以让一片荒芜变成高楼大厦。十年,对于政府的社会保障工作来说,足以增加群众众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中,看到群众便捷地就医,看到老人开心地结伴去怡家社区食堂吃饭,看到午后居民在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闲聊、看电视,从他们脸上能真切感受到生活的安逸与惬意。蔡海红几次说到,十年来,政府做的是解决群众真切的需求,是真的想到百姓的心里去。像医疗,在街道卫生院就能享受CT、B超等医疗项目,慢性病实现实时报销,还有不断提高的报销比例,这带给百姓的是实实在的便利和实惠。

  十年,对于椒江的发展历程来说可能倏忽而过,但对于广大群众来说,这是一年年加码、加厚、加实的社会保障。60岁以上免费流感疫苗、免费两癌筛查、陆岛共富、老年食堂、社会救助……一项项惠民政策的落地见效,一张保基本、兜底线、广覆盖的民生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擦亮”了椒江百姓生活的幸福底色。

下一篇:我市召开除险保安指挥联动视频调度会
上一篇:中国石化携手沙特两巨头 再签大型合作协议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