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轮2007 大牛市,上证指数巅峰6124点

2022-12-09 11:48:39

  A股账户数超过一亿户。全年新开股票账户约3829.37万户,较上年增加约3517.71万户,同比上升约1128.70%。其中,新开A股账户3759.48万户,较上年增加3451.13万户,上升1119.23%;新开B股账户69.89万户,较上年增加66.58万户,上升2011.39%。

  2007年底,期末股票账户数约11287.27万户。其中,期末A股账户数为11052.96万户,比上年增加3735.42万户,增长51.05%;B股账户234.31万户,比上年增加69.75万户,增长42.39%。经证券公司核实、申报的休眠账户数为2006.68万户。股票账户去除休眠账户后的有效账户数为9280.59万户。

  2007年,中国结算处理的证券交易过户总笔数约为49.85亿笔,比上年增加239.44%;过户总金额约98.5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26.44%;结算总额约为286.8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400.79%;结算净额约为8.18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65.05%;结算效率约为97%。

  2007年全年,我国证券市场筹资达7728亿元。期货市场全年成交量7.28亿手,成交金额41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2007年的A股上涨处于中国快速工业化、投资与出口拉动经济高速增长背景下,并与全球大景气周期共振,商品牛市是主线,这也是股市牛市主线。

  彼时,中国加入WTO效果逐步显现,中国加速融入全球一体化。从当时的全球环境来看,在追求高效、分工合作、低成本的驱使之下,全球在经济、金融、科技等领域快速呈现了一体化、相互依赖的趋势。中国在加入WTO后加速融入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助力了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推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从估值和盈利层面对于市场均起到正向支持作用。

  国内经济持续高增长则带动上市公司盈利加速。

  数据显示,2005年~2007年中国经济整体处于持续上行期,GDP增速在这三年保持双位数增长。从经济贡献率来看,出口、消费、投资三驾马车对于经济的正面贡献均十分明显,尤其是出口对经济连续三年贡献率在2%以上,主要得益于世界经济在2003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加快复苏阶段。受益于宏观经济背景,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在2006年之后加速上行。基本面的提升对指数有明显的正贡献。

  天纵期才研究院发布的认为,2007年大盘走上6124点的原因大体有三个:人民币升值,“股改”,资金推动。

  一方面,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从2002年便已开始的美元持续贬值影响,中国在2005年7月之后正式开启汇率体制改革,人民币在汇改初期呈现升值趋势,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的8.27降至2007年的7.3。受当时的单日幅度限制,人民币汇率无法迅速出清,由此带来了较为持续的热钱流入压力,并成为国内流动性充裕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出口也在促使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被动提升了国内货币供给。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是股市上涨必要的助推剂。

  在2001至2004年资本市场低迷的背景下,2004年,国务院下发,将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家战略任务的高度,提出了九个方面的纲领性意见,史称“国九条”。“国九条”中的股权分置改革,也被市场普遍认为是后市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协商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这轮改革后,非流通股获得在股市出售的权利,公司管理者的股权终于跟股价挂上钩;在执行过程中,让利方案为中小投资者带来了“普惠”效果。因此,2006年、2007年的牛市也被投资者称为改革牛。

下一篇:见证 2011|揭基金黑幕,护祖国江河,启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
上一篇:【棉花公检】2022年度全国棉花公证检验量150.91万吨(截至2022.1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