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盘前重磅要闻精选(2023年1月31日)
重要宏观新闻
1.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复苏 “投资中国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
2023年开年近一个月,中国资产涨势如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A股、港股携手上扬。在此过程中,外资扮演了重要角色。北向资金买入A股超千亿元,刷新历年纪录。与此同时,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国际金融巨头也在新的一年纷至沓来,积极推进在华布局展业。
2、多地推出金融“礼包” 全力支持实体经济
兔年伊始,各地“拼经济”号角已吹响。抓项目、抢订单、促消费……一系列举措勾画出各地经济回暖的大好图景。
3、国家发展改革委密集释放信号 政策组合发力推动投资跑出“加速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持续释放信号:今年将以高效有力举措推动投资跑出“加速度”。提前批次地方专项债有望加快发行使用,市场预测今年专项债将继续扩容。
4、银保监会推动财险业开展风险减量服务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要求财险公司积极为专精特新等领域提供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把风险减量服务嵌入企业管理与生产流程中,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一揽子风险减量服务,构建风险减量服务新模式。
5、涉房资产配置价值凸显 险资加大商业不动产投资力度
保险机构正加大对商业地产细分领域投资力度。1月以来,多家保险机构发布不动产投资信息披露公告,涉及不动产投资项目共17个,而去年同期相关项目数量仅为5个。
市场要闻精选
1.A股兔年“开门红” 两市日成交额重上万亿元
农历兔年首个交易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后震荡回落。沪指3300点关口得而复失。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则相对强势,沪深两市成交额重返万亿元上方。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69.32点,上涨0.14%;深证成指报12097.76点,上涨0.98%;创业板指报2613.89点,上涨1.08%。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0621亿元。
2、潜藏投资机会 基金新进重仓股浮出水面
在基金新进重仓股中,基金持股占流通股比例较高、同时被多只基金共同持有、去年四季度涨幅不大,并且今年以来滞涨的个股有康恩贝、克来机电、博纳影业、星环科技、聚和材料和富创精密
3、一份调查显示九成受调基金经理看好2023年A股市场
随着市场回暖,基金经理对后市的乐观情绪也不断升温。天天基金网近期开展的一项基金经理调查显示,近九成基金经理看涨2023年A股市场,在经济复苏背景下,看好消费和医药板块投资机会。
4、基金抄底港股 腾讯重登第一重仓股宝座
去年11月以来,港股走出一轮凌厉的反弹行情。在此过程中,持续南下抄底的内资起到了较强的推动作用。根据最新披露的基金2022年四季报,公募基金去年四季度对港股进行了明显加仓,腾讯控股重新成为公募基金的港股第一大重仓股。
5、掘金“小高新” 机构“春耕”忙
身处“春生行情”,内外资机构掘金“小高新”(市值较小、业绩增速较高、符合新经济发展方向的板块)的热情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均衡配置价值与成长成为当下诸多机构的优选战术。
产业要闻精选
1.白糖期货领涨农产品期市 印度减产预期助力郑糖“甜蜜”开场
农历兔年首个交易日,国内农产品期市迎来“开门红”。其中,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的白糖期货主力合约2303领涨农产品市场,涨幅超3%。春节期间,海外原糖期价涨幅同样居于农产品期市榜首,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主力3月合约向上冲破21美分/磅压力位。业内人士表示,原糖利多驱动来自印度减产传闻,而国内白糖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息息相关,两者呈现正相关性。
2、上海: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
据上海发布1月30日消息,2023年上海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今天召开。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龚正指出,加强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分秒必争的行动力,高质量做好招商引资和投资促进工作。要更加注重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产业链“链主”企业,加快产业链“强身健体”、迭代升级。
3、民航业强劲复苏 春节假期国内客运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同期近九成水平
4、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春节期间累计供应天然气9.62亿方
5、协鑫集成2022年业绩同比大幅增盈 光伏主业加速实现拐点突破
1月30日,协鑫集成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实现营收765000万元至865000万元,同比增长62.7%-84%;归母净利润3680万元至5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86%-102.77%,实现扭亏为盈。
公司要闻精选
1.工程机械“亿元车队”发货不停歇 光伏产业热火朝天抢开局
据上海证券报
2、储能赛道增势强劲 多家公司预计2022年业绩翻倍
近期,上市公司2022年度业绩预告密集发布,储能行业高增长势头让人眼前一亮。据上海证券报
3、生猪价格再度回落 上市猪企抢抓上下游商机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生猪养殖市场逐步回归正轨,屠宰企业陆续开工,但生猪价格却遭遇了“开工跌”。
4、高景气度“催肥”业绩 钾肥龙头纷纷报喜
2023年钾肥景气度如何?近期多家券商在研报中表示,因为钾资源分布不均,而且白俄罗斯和俄罗斯钾肥出口的不确定性或将持续存在,钾肥景气周期持续时间或将超预期。
5、比亚迪去年扣非净利预增超10倍
1月30日晚间,比亚迪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扣非后净利润为151亿元至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至11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