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治水治出生态好环境
近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数字中国,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近年来,嵊州市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方式,以数字治水实现嵊州市“污水一张图”长效管理机制,从而治出了一个好环境。市水投集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周慧敏表示,平台建成后,一是建立了数字管网及泵站系统,实现了科学调度,二是可以全面掌控各区块污水流量情况,为今后污水系统优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三是能够全时段监测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情况,配合环保执法,杜绝偷排、漏排等违规现象,四是可以实时监测城区各排涝口水质,对进一步保护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意义十分重大。
从今年3月开始,市水投集团投资1005万元开始建设智慧排水系统,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城区污水管线摸排和流量监测、排口水质监测及平台拓展等系列工作,并实现了276.9公里污水管网、12个排水泵站、18个排口水质指标、187个点位及516家企业流量计的全时段线上监测。
近年来,嵊州市在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上,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以嵊新区域协同治理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多部门数据,全面构建曹娥江流域涉水污染源数据库、应急预警和限排数字化管控系统,实现“一张图”决策指挥和流域“整体智治”。同时,为促使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向好,嵊州市在160多个河湖关键部位安装了“天眼”,可智慧监控107座小型水库,实现24小时“可视化”河湖监督。眼下,嵊州市还在全面打造治水大脑平台,以此真正发挥数字治水的作用。市五水共治办常务副主任郑晓锋说,市治水办紧紧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题,坚持数字赋能,按照“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河湖监管”等六大核心任务,系统打造“一窗监管、一网指挥、一体督办”的治水大脑平台建设,全面构建“五水共治”整体智治体系。
正是有了数字治水新模式场景的应用,嵊州市无论是水质还是居住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市民真正感受到自己就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