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行情投行追踪:维持汇丰控股(00005)“增持”评级 予舜宇
东北证券:给予奈雪的茶“买入”评级 目标价7.60港元
大和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华住集团-S(01179)“买入”评级,上调2022-24年非公认会计准则除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预测2%至8%,以反映防疫措施优化,目标价由32港元上调18.8%至38港元。
报告中称,政府公布“新十条”,进一步优化防疫措施,相信内地居民国内游的意愿会明显增加。此前由于疫情影响,10月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RevPAR)跌至2019年水平74%,而11月估计回升至75%以上。基于最新公布“新十条”,该行预测12月复苏会进一步加快。
该行提到,11月底集团管理层预计今年第四季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为2019年水平70%-75%,认为集团表现有机会超出预期。另认为“新十条”令集团明年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能够达到、甚至超过疫前水平机会增加。
小摩:维持汇丰控股(00005)“增持”评级 目标价升至66港元
小摩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汇丰控股(00005)“增持”评级,基于对未来息口走势预期,将2023-24财年经调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1%/2%,当中已反映早前公布的加拿大业务出售计划,及所带来的额外资本释放,目标价由64港元上调至66港元。虽然市场对公司资本情况存在担忧,但该行相信其基本面仍然稳固,认为中期收入增长将受到利率上升前景所支持,又指今年第二季起亚洲业务出现显著按季改善。
高盛:维持创科实业(00669)“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102.9港元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创科实业(00669)“买入”评级,下调2022-25年收入预测5%至7%,主因降低对DIY工具及地板护理产品预期;另下调每股盈利5%至9%,目标价由113.5港元下调至102.9港元。
该行预计,明年美国及欧元区GDP将增长1%及跌0.1%,美国似乎可避免经济衰退,但欧洲有温和衰退。虽然消费者开支疲弱,但公司专业工具成为主要动力,预计今年收入大致持平,明年收入则或增长3%。此外,无线工具长远渗透趋势维持不变(或持续至2024-25年),需要更多时间才见更有意义复苏。该行认为,集团较同业状态好,尤其是利润率表现更具弹性。
财通证券:首予环球新材国际(06616)“增持”评级 二期厂房产能逐步落地释放
财通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首予环球新材国际(06616)“增持”评级,预计2022-24年将实现营业收入9.08/11.95/15.15亿元,净利润达2.38/3.3/4.31亿元。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通过密集的专利布局在高品质合成云母上构建了强势的技术壁垒,具备大规模量产以及持续产能扩张能力。
报告中称,合成云母基珠光颜料色彩表现力更佳,具有无毒性、无放射性、耐高温等优势,在高端皮革、化妆品、汽车涂料等行业应用广泛,是珠光颜料的升级发展方向。合成云母系列产品作为公司高端产品代表,其盈利能力更强,增长态势显著,2022H1合成云母粉销售收入突破8百万元,销售同比增速774%,合成云母基材珠光颜料销售收入为149.5百万元,销售同比增速32.1%。
安信证券:维持颐海国际(01579)“买入-A”评级 目标价34.66港元
安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颐海国际(01579)“买入-A”评级,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8.1/9.5/11.4亿元,目标价34.66港元。展望长期,行业需求回暖、竞争趋缓,公司终端动销环比修复,对关联方的依赖减弱,关联方也处于恢复通道中,估值水位有望抬升。
报告中称,从行业来看,短期竞争趋缓,龙头加速收复份额,长期格局仍较为分散,颐海凭借自身灵活的组织力、领先的产品力和深厚的品牌力,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空间可期。自身来看,该行认为经营拐点将至,短期扰动逐步消除,底料保持稳健增长,中式复调爆品逻辑理顺,方便速食转为自产后品质与盈利水平均有提升空间。
国泰君安(香港):予舜宇光学(02382)“收集”评级 目标价131港元
国泰君安(香港)发布研究报告称,予舜宇光学(02382)“收集”评级,预计2022-24年每股盈利为2.68/3.75/4.98元人民币,目标价131港元。该行期待手机镜头相关业务保持韧性,同时车载业务将创造出第二增长曲线。先前对AR/VR板块的布局将在可见的未来结出硕果。
报告中称,舜宇光学此次入围13家新的三星供应商之一符合市场预期。该行预计公司将在2023年为三星的旗舰智能手机S23系列供应后置摄像头模组。参与苹果和三星等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企业供应链有助于稳定其手机镜头业务。但是,这也提醒所有的市场参与者,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和品质护城河,某些上游供应商的可替换性是相对较高的。
该行提到,iOS和安卓端需求的边际改善和摄像规格升级将有可能带动手机镜头和摄像模组出货量逐步恢复。同时看到2022年10月手机镜头和摄像模组出货量的同比降幅相比9月有所收窄。车载镜头出货量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9月和10月同比增速均超过了50%,主要是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