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负极材料和通用MCU销售收入增加 国民技术2022年前三季度营

2022-10-25 23:23:20

  称,2022年7~8月,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持续快速增长,根据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及研究机构测算,7~8月全国锂电总产量超过145GWh。电池环节,消费型电池产量超过21GWh,动力型电池产量超过104GWh,出口贸易稳步增长,7~8月全国锂电出口金额达到654亿元。受益于此,一阶材料环节,7~8月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分别超过30万吨、23.0万吨、20.0亿平方米、14.5万吨,同比增长均超过60%。

  另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计,2022年国内负极材料全年销量有望突破115万吨。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在全球持续践行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需求有望持续扩张,对于国内负极企业是重要机遇。

  在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三季度国民技术该业务销售业绩也实现高增长。并表示:“公司负极材料订单增加。”据悉,国民技术的新能源负极材料领域业务由控股子公司内蒙古斯诺承担,其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石墨化加工服务。

  2022年以来,负极材料行业需求继续增长,叠加能耗双控政策、石墨化产能瓶颈等因素影响,2022年上半年负极材料价格亦较2021年有较大幅度上涨。公司及内蒙古斯诺团队提前布局,完成了石墨化B线及一体化生产制程的顺利满产,且努力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进而优化客户结构。目前,公司在内蒙古地区投资建设的两条石墨化产线均已达产,在满产状态下预计年产能可达到2万吨以上。

  2022年上半年,公司负极材料平均销售价格较2021年有较大幅提高。同时内蒙古斯诺团队通过持续不断优化和改进生产工艺,在提升产品品质的基础上,降低材料损耗,在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基础上较好地控制了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综合毛利率。

  负极材料行业的高景气促使企业纷纷扩产,国民技术也不例外,上半年公司启动在湖北省随州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新能源动力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待项目建设完成并投产,公司负极材料供给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国民技术表示,将继续加强新能源负极材料和石墨化工艺的研发、提升产品及工艺性能,并根据客户要求,开发顺应市场需求的石墨负极材料产品,使其比容量、低温性能、倍率性能、快充性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升级;同时,持续积极布局硅氧碳负极材料的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准备。值得注意的是,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叠加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负极材料需求持续攀升的情况下,未来国民技术集成电路以及新能源负极材料业务高成长值得关注。文/陈玙婠

下一篇:道达投资手记:两大积极现象出现 二次探底已成?
上一篇:美股异动:汇丰控股跌近5% 第三季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跌42%至31亿
返回顶部小火箭